返駕慈航如來心

無邊行願利有情

全真上人生於一九五四年,在台南縣七股鄉海邊小村落長大。台灣五○年代的社會經濟普遍不佳,尤其是偏僻沿海的小村落。早期國民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沒有節育觀念,因此每個家庭至少需養育四至六名子女,造成經濟上的負擔,以至於無法栽培子女一一完成較高的學歷。上人就讀北門初中時,礙於當時的經濟環境而輟學,小小年紀即自行到北部謀生就業。

爾後,上人開始在家中自行靜坐參悟,圓透真理,此階段仍是屬於自修自利自行自證。後來經過佛教大護法伽藍大菩薩提醒:「在這萬教齊發的時代,要將參悟到的真理,廣濟群生,利益有情。」於是,開始弘揚佛的真理,以慈悲大愛溫馨圓滿我們的社會。

三十六歲是人生的黃金歲月,正值壯年的體力,累積豐富的社會經驗、智慧成熟,正是雄心萬丈創業的好時機。但是,上人選擇荷擔如來聖願,開始為信眾大德開示、解惑,引領大眾心靈自在解脫,為利根者說大乘法,為鈍根者說小乘法,為俗眾應機說法。循序漸近,隨眾生根器不同而說萬法,世出世法運用自如,是大智慧的展現。

早期,上人為建立弘化的根基地,選擇在台南市楠西區大智山(現址)建造修行道場,故率領六位弟子與地主洽談購地事宜,道場創建初期經費十分緊絀,沒有足夠經費購地,上人當下率先捐款五十萬元,做為購地的訂金,完成購地計劃,才能陸續執行興建玄空法寺的聖業。在興建寺院過程中,上人也常鼓勵俗家親眷捐獻建寺基金,把有價的錢財化為無價的寶殿聖地,莊嚴佛淨土,大施大捨妙行無住,聚無量福德。

 

 

 

一言一行一如來

上人福慧具足,圓滿眾生,一言一行,以身教以言教,均為大眾立下良好的典範。上人為承擔如來聖業、利益有情的願力是無量無邊的,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願,如同一位大陸人士和上人結緣後,贈送上人的一句對聯:『全心做佛事,真意為圓滿』一樣,窮其一生致力於為佛事及度化眾生的工作上。

上人讓很多人迷途知返,挽救瀕臨破碎的家庭無數,諸如此類的例子比比皆是,只要跟隨在上人身邊一段時日就會瞭解上人了達因緣觀,連一般人好奇想探知的整個大環境小環境的磁場,上人也能透徹明瞭。上人常說:「一個地方的好壞,在於氣的平衡,也就是靜態和動態之間要平衡。」一般人都崇尚地理師,用羅盤來決定一個地方的好壞。但是,大小環境的磁場和氣的動、靜之流動,浩瀚宇宙、天地之間那股無形的力量是多麼深不可測啊!豈能用有形的物品來測量。

上人提醒修行人要謹記:「神通力是用在救度眾生的身上,而不是一般人所認識的狹隘觀念,認為看得到、感應得到別人無法做到的境界就是神通力,這是錯誤的觀念,佛菩薩是念念為眾生,所以神通力也是運用在利益眾生的身上。」如此,神通力才不會被誤用,使人對佛法產生偏頗的看法。

最大的神通是耳根、眼根皆圓通

雖然,上人在同修和信徒口中是位道行高深的神奇人物,上人常告誡弟子說:「最大的神通是耳根、眼根皆圓通,而不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或是聽得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之正確態度,應在心裡與行動上發揮實際的功能,不應貪著小法中的神通、神蹟。」期勉修行人要放大眼界,勿為小法著迷而忽略了更上乘的佛法,以求更加精進。

上人德行圓滿、福慧具足,感召十方大德不遠千里而來請益,上人以智慧隨機度化有緣眾生,拓展人生的價值層面,令聽聞者皆能把佛法落實日常生活中,使人際關係轉惡緣為善緣;上人以德行感召無數義工發大願力,隨師同行菩薩道。至聖先師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正是上人的最佳寫照。

 

 

以有限的生命‧作無限的延伸

民國七十八年上人在台南縣楠西鄉創辦玄空法寺並領眾修行,發大願力倒駕慈航,來娑婆世界演說玄空妙法,上人創立道場以來,以慈悲心、包容心和般若智慧教化弟子,讓弟子在上人圓融的教理之下,去除我執和一些不好的習性。早期,上人以一步一腳印廣結善緣,用他的慈心和悲願走遍全省每個需要他去淨化的角落,為眾生開示要如何建立家庭和樂之道。上人一方面要規劃興建一處讓同修修行的好道場,一方面又要廣結善緣讓眾生離苦得樂,這種瞻前又顧後的慈悲行為,落實了世出世法的最高境界。上人常說:『人的生命猶如一枝蠟燭,燃燒到盡頭就是生命的終點。重要的是燃燒的過程及意義,發大願力的人燃燒的光芒會照亮更寬廣的層面。』也因為上人無私大愛的精神,讓道場從無到有,從初期創立的艱難到玄空法寺的興建,完成了上人初步的願望,希望十方法界的眾生度更多十方法界的眾生來修持玄空法門,利益更多的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