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隨所應

文/法聖證常行   

玄空法寺在全真上人的帶領下,自民國七十八年創立道場以來,已數十寒暑。所謂創業維艱,建立一個僧俗二眾修行的道場,其困難度更加艱辛。上人捨家業事業而荷擔如來聖業,數十年來念念為眾生的心念不曾稍減。佛家云:「如一眾生未得度,我佛終宵有淚痕。」上人秉承著「大悲無邊、大智無圓」的平等心念,行化於人間,教化弟子、利益眾生無數,因此感召眾多義工隨師行腳廣度群生,落實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道。是何等的慈心悲願方能滋生無怖無畏的意志力!

所以講到玄空法寺的僧團就不能不提到慈悲偉大的全真上人,雖然上人總謙說自己不做高僧、也不做名僧、只做農夫。就是這份隨緣自在的心念,感召更多的菩薩,因此這七年來陸續有師父發願出家,日夜常隨上人左右,學習上人悲智雙運的大雄力,在弟子的心目中,上人是一部無盡寶藏的般若妙典。

「佛在世時我沈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佛陀在世時,我們未能躬逢其時,今生何其有幸能巧遇明師,又怎能錯失玄空海會這麼殊勝的因緣際會呢?上人以願力為生命,工作時,凡事帶頭做起,把自己融入在環境和工作中;教化時,因時因地因事,隨機演說玄空般若妙法,應機逗教。日常生活中常顯廣大圓滿及平等心教化弟子,為弟子開啟智慧之門,真正落實佛法在人間的一位大智大覺者。

法宣法師放棄就讀研究所而選擇出家

猶如唐朝丹霞禪師「做官不如做佛」

玄空法寺在上人亦師亦友的慈悲引導下,九十三年初開始成立僧團,目前共有三十四位出家師父,因為上人自謙要做農夫,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因此在九十七年十一月由僧團師父自行選出一位師父擔任住持一職,上法下宣法師就是玄空法寺第一任住持師父。

從住持法宣法師的出家因緣中得知在民國八十五年國中剛畢業時,即由舅舅引薦來道場和上人結緣,初到道場即感覺修行人和世俗人不太一樣。聆聽上人開示後,發現佛法是很生活化的,尤其上人提到「萬法由心生,心外並無佛」的道理,萬法由心所生、唯心所造,一切都是心的作用。法宣法師聽完上人的開示後讓他法喜充滿,心中那份清涼與自在是前所未有的,法宣法師的修行機緣得到啟發,因而展開了修行的生涯。

法宣法師大學畢業後,在考完研究所等待成績放榜期間就來道場住,上人問是否有出家的意願。法宣法師告訴上人:「我可以捨棄美麗的衣服和鞋子,但是我很愛漂亮,出門要擦防曬、要撐傘,我很難想像一個比丘尼頂著大光頭,走在大太陽底下,還撐個傘的畫面,所以不能出家。」

上人開示:「人生無常,生命只在呼吸間,要好好思考人生的價值在哪裡?」應是法宣法師過去生中薰修得很好,是利根器的人。回家之後,轍夜難眠,回想起大三時,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和同學約好下週一要找老師討論論文的標題和內容。隔天週六一早,二位同學不幸出車禍,一位當場死亡,另一位在救護車趕到時也已回天乏術,二人直接送入太平間,連急救的機會都沒有。因此,開始思惟人生為什麼這麼無常?人生所要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二十幾歲正是想結交異性朋友、談談戀愛、青春夢幻的年齡,想和心愛的人共組家庭。上人常告訴未經歷婚姻的弟子說:可以觀察身邊長輩們的現況即是將來你所要面臨的問題。婚後,夫妻之間或多或少會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或者為子女的教育問題或公婆的孝養問題等等而吵架,即使是恩愛的夫妻,當走到人生最後生離死別的關頭,不論是誰先走,彼此的心就像刀在割一樣,這就是佛陀說的人生八大苦之一「愛別離」。人生的本質是「苦」的,所以上人常告誡我們不要做愛情、親情、名利、金錢的奴隸,因為我們很容易迷失在其中,為了滿足自我的需求和欲望,而造更多的業。

牽愛人的手會墮落

牽眾生的手會提昇

許是機緣成熟,更是法宣法師根機深厚,上人的句句開示讓法宣法師體會到「牽愛人的手會墮落,牽眾生的手會提昇」的道理。因此,放棄就讀研究所而選擇出家,追隨上人承擔如來聖業。法宣法師的明智抉擇,猶如唐朝丹霞禪師未出家前,本想上京城趕考求取官名,因為路人一句「做官不如做佛」而選擇出家修道。法宣法師把握當下,不輕易錯過此殊勝法緣,相信將來必定成就非凡。

法宣法師出家以來一直秉承師風,以師志為己志,所謂能力強的人,責任也愈大,自從擔任住持一職,認真打理寺務,恪盡職守,其精進不懈的精神,令人敬佩。

上人常說:「人的生命猶如一枝蠟燭,燃燒到盡頭就是生命的終點。重要的是燃燒的過程及意義,發大願力的人燃燒的光芒會照亮更寬廣的層面。應當利用有限的生命,做無私的奉獻。」法宣法師承師之命,發願像一根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希望蠟燭燃盡之時、生命結束之刻,演化出生命的最高價值和意義,續佛慧命、傳佛法燈,所成就的光芒將不生不滅,永恆照亮三千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