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決定一生的答案(上)

文/法宜證常靜

習慣人人都有,習慣有分好壞;習慣,它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請各位先來體驗一下,到底什麼是習慣?在印度的習俗中,是用搖頭表示贊同,用點頭表示不同意,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來嘗試改變一下,待會兒我們在回答以下問題的時候,請用「點頭」來表示「不同意」,用「搖頭」表示「贊同」。第一題,您是一位男士,請回答;第二題,您是已婚人士,請回答。第三題,您的出生地是在西藏,請回答。各位有沒有發覺,內心所想的答案與表達的方式有所出入?這就是習慣,我們的習慣與印度的習俗不同,因此在做出反應時,有時候就會啼笑皆非。

人是習慣的動物,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是依習慣行事。從小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我們開始形塑習慣,而這些日積月累的習慣造就了今日的行為,習慣時時表現在我們的行住坐臥當中,只要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生活習性。譬如,有些人在吃飯的時候,若沒有電視陪伴就會食不下嚥;有的人若不濃妝艷抹絕不出門;有的人身上若沒有個三萬、五萬,就閉門不出;甚至有人坐在椅子上,若不翹個二郎腿,就坐立難安。其實,只要不造成他人的困擾,不侵害別人,即使用筷子喝牛奶,多此一舉,也沒有關係。

但是,人的習慣行為卻沒有如此簡單,原因無他,就是人是群居的動物,在做人處事上,並非只有單獨一個人。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與人相處,且大都以自己的習慣與人互動,習慣的行為中都摻雜著主觀的個人主義,意見相左時就容易有摩擦產生。例如家務,是否只是太太一個人的責任?當我們「習慣」堅持己見,問題就儼然形成了,身為丈夫無法體諒太太相夫教子的辛苦,太太這邊更是不能包容丈夫事不關己的態度,因此誤解、怨懟就會慢慢產生,我們就是這麼「習慣」地生活著。命運不好、婚姻不幸福、工作不順遂,都是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就是習慣不好;而痛苦與煩惱產生時,我們也「習慣」歸咎別人,覺得別人應該要順從自己;「習慣」先看到別人的毛病,卻未曾「習慣」先認真檢討自己。

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有一位從事撈捕蛤蜊的人,他要檢查蛤蜊是否新鮮,於是拿了一個蛤蜊作為樣本,開始敲敲打打,檢查所有的蛤蜊,檢查下來,他很疑惑,怎麼所有的蛤蜊都壞掉了?原來,是當樣本的蛤蜊本身就是壞的,才誤導他認為其他的蛤蜊都是不好的。假使沒有發覺樣本的蛤蜊是壞的,就會弄巧成拙,淘汰整批新鮮的蛤蜊;同樣的道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遭遇逆境倘若是一昧指責他人,缺乏內觀自心的檢討反思,如此一來,本該有的大好前程,剎時會變得荊棘顛簸,可說是自毀前程。

習慣,它呈現了一個人的思考模式。例如:習慣不回家吃飯的人,不認為在家吃一頓飯,對維持家庭關係有多大作用;對於習慣不打掃居住的環境的人而言,他不明白維持居家環境整潔,是保持好心境的要素之一。思考模式在掌握人生道路上,起了相當關鍵的影響力,它好比是一艘船的舵盤,左右了船隻的去向,倘若今天我們的思考模式是積極正確的,是宏觀且全面性的,那麼我們的人生才能預約光明,一天比一天自在。

全真上人開示:「成功的人是懂得做人的人,不是擁有許多財富或是擁有整個江山,而是事理圓融的人。我們要先學會做人才會做事。」也慈悲教導眾生:「越主觀的人,往後的人生會越悲觀;越客觀的人,往後的人生則會越樂觀。」

那麼要如何懂得做人?在這裡分為三點跟大家分享:

第一點:人生藝術化

上人倡導八化運動,其中一項即是「人生藝術化」,就從學會欣賞他人優點與多說好話開始。說話要說到別人的心坎裡,做人不懂善解就不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學著「謙讓」可以造就更佳的內在涵養,這些都是與人相處時的好習慣;做人要宏觀與樂觀,互相尊重與互相體諒。上人開示:「得饒人處且饒人,最大的放生,不是捉池塘裡的魚放到河邊,也不是將鳥籠裡的鳥放到山上,最大放生就是原諒別人,給別人一條路走。」若是別人無法將事情如期完成時,我們可以付出真誠的關懷與指導,而不是咄咄逼人,這是人生藝術化的表現亦是最大的放生。

上人的弟子建宏師兄在銀行擔任經理一職,他的直屬業務員當中,有一人的業績與其他人相較之下,可說是判若雲泥!建宏師兄落實上人的教化,先以「真心」來了解這位部屬的表現方式及問題之徵結。上人所說的真心包還了慈悲心、包容心、平等心及大愛心,真心相待,使部屬願意坦開心胸接受建宏師兄的輔導與專業的指導,業務蒸蒸日上,甚至進步到全公司前三名。一般來說,我們碰到如此懈怠的業務員,「習慣」採取考量公司利益的立場,適者生存,不適者不會給予機會,直接了當先給警告說:你的業績未達標準,會影響公司的整體營收,若再不進步,只好請你另謀出路,不要變成公司的負擔……等等之類現實的話語,負面詞彙、情緒交織灌注,相信這位業務員很難坦然接納的。我們捫心自問,在與別人相處時,遇到問題我們的習慣是如何?一隻手是先指自己或是指別人?這兩者給對方的感受是不同的。若是先指自己就是予人最大的人情,別人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慈悲、包容與大愛,我們給人帶來希望和光明。反之,我們寬以待己,同一件錯事,對自己與他人是不同的標準,就如同上人開示的「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告訴別人,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

有句話說:「命好不如習慣好」,有兩位老人都罹患了老人癡呆症,一位婆婆在年輕時,一向態度嚴肅,望之儼然,常常挑剔媳婦,與人計較,所以她心裡存著許多埋怨;現在年紀大了,身體失去健康,腦袋也不管用了,但是她潛意識裡的心念還是充滿怨恨;所以,對於看顧她的人也總是不滿意,唾面而罵,嘴裡抱怨連連,也讓照顧者對她心起煩惱、厭惡。另一位婆婆在年輕時,平易近人,待人處世圓融,時常口說好話,稱讚他人,心胸寬大,時常笑臉迎人,她年輕時把自己的心念照顧得很好,因此習慣性的對什麼都心存感恩,如今看護她的人無不盡心盡力、滿心情願,這都是因為她的習慣好,得令照顧她的人心生歡喜的原故。由此可見,要學會做人,欣賞他人的優點、口說良言,能成為人見人愛,在困境的時候,才能夠獲得善緣的幫助,如同上人開示「善緣的結合可以成就一切,惡緣則會分化一切」,足以說明,廣結善緣的重要性。(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