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要綠化  普救邀您減碳抗暖化

文/普救災難人文關懷協會理事長 張慧芳

大地要綠化,是上人推動的八化運動之一。當全球暖化已是大家不得不面對的真相時,天災也早已經去取代了戰爭,普救災難人文關懷協會(以下簡稱普救)的第一目標是救災,但預防重於治療。當台灣暖化的速度持續攀升,聯合國更將台灣列為氣候變遷的「高危險群」時,普救更該為這片土地多付出一些關心,且作為政府推動環保行動的後盾,一同減碳抗暖化。

一念善 一善行

節能減碳的口號傳頌了好幾年,普救也一直致力於推動和宣導節能減碳,在諸多方面績效斐然,但我們很清楚,人類做得還不夠,因為我們還有能力做更多,讓地球更安心的與人類一同安樂生存下去。當然,工業上使用新的節能技術和綠能科技,是未來節能減碳的大宗;發展替代能源是另外一支重要的生力軍。回歸到個人方面,每個人節省一點,聚沙成塔也是不可小覷的。

拿冷氣作例子,我們一定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夏天這麼熱,沒有冷氣怎麼可能活得下去?」這說辭很真實,真實到難以反駁。台灣夏季原本就炎熱而且潮溼,近年來加上溫室效應地球暖化的因素,更讓氣候兩極化,原本燠熱的夏天熱度更是節節攀升。天氣熱就開冷氣,冷氣電耗增加碳排放,碳排放又刺激溫度上升,彷彿成為一種惡性循環。

要把惡性循環打破,不見得一定要犧牲現代人「吹冷氣」的權利,只是需要費點心思,多用心關注,也可以緩緩的把惡性循環推向良性循環。從用電量來看,夏季時期各種空調電能佔民生用電總量的百分之四十,可見台灣對冷氣的需求性不可謂不大。

所以首先選擇冷氣機就是第一道關卡,適用而且相對節能省電的機型,當然要優先列入考量。「適用」還是最要緊的,所以冷氣機的馬力和相對的空間坪數變得很重要。噸數太小,冷氣機不但不能達到變涼的基本需求,過重的運轉負擔更是傷害機器;噸數太大,空間迅速變涼了,冷氣機就自動停止運作,熱了又再次啟動,太頻繁地讓壓縮機反覆啟動又停止,更是消耗電力,也容易發生故障。所以適切是最重要的,過與不及都有壞處。大致來說,室內空間每坪大約對應0.15噸的冷氣噸數,再看室內情況,例如西曬、窗戶面積等現實條件做一點微調更動。

挑選適當的冷氣機之外,怎麼用?是更大的學問,眾所週知的二十六到二十八度是最能有涼意又省電的溫度,溫度每調高一度,相對能省百分之六的電,如果搭配電風扇吹送,效果就更好了。

珍惜涓滴福報 聚沙成塔

節能減碳不只是口號,節能減碳也不應該是一味的嚴苛少用或者不用。呼吸也會吐出二氧化碳,總不能要動物不呼吸吧!取得平衡才是最終目的。對生活一點用心,當用則用,畢竟過度刻意不是長久之計,甚至有適得其反的危險,我們需要學會的是一種態度、一種觀念,與自然界取得平衡相處的模式。

學著節能減碳,也是讓人學著更珍惜自己的生活,對於經濟上也是一種節流。如果我們養成定期保養電器的習慣,就可以讓電器晚點老化,吃得簡單一點、不產生廚餘、盡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生活中多一點小用心,簡單的小習慣,就可以遏止很多不必要的浪費。

適當的能量消耗是可以被接受的,只要避免無謂的浪費,對我們的環境就有助益。過好的生活是大家共同的期望,只是所謂的「好」,應該是讓好的東西能展現最佳的價值,而不是在漫不經心的情況下被浪費。

比諸世界各國,台灣電價相對便宜,一度電僅僅幾塊錢。然而節省一度電不單是省下幾塊錢,最起碼還同時省0.75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減輕地球負擔。

生命活在空間裡 幸福不幸因果依

好壞不是天給予 一念一報是自己

這首偈語是上人所題得,對於節能減碳,普救的心態不得不急切,因為還有好多人還沒有自覺,還在無謂地揮霍地球資源。溫室效應產生的可怕後果,看似緩慢,實際上卻很劇烈的發生著,試著感受一下發生在周遭的事物:可曾感覺到電視上關於天災的報導似乎比幾年前增加了許多?可曾發現日曬更加強烈?乾旱或者豪雨極端地出現?天氣的冷或熱都比以前還難耐?這些都是溫室效應帶來的失衡表現。自然界劇變,當然不只影響人,也影響各種生物,生物會遵從天性,遷移到適合的地方生存。天氣熱了,就往高處或者高海拔地區移動。植物、哺乳類、鳥類和兩棲類都一樣。大量的外來遷徙,讓原地原生的物種生存空間遭受威脅,生物系統就這樣產生紊亂,再惡化下去,最終一定是難以想像的浩劫,且最終的不幸都將回歸人類本身。

智慧增長 眾緣和合同成就

普救一直以來努力推廣節能減碳的生活,感於地球暖化所引動的各式災變,會是未來全人類生存的頭號大敵。普救希望經由各種形式的推動,帶動所有人一起了解節能減碳,減緩地球的災變,一同安和樂利的茁壯成長。

普救舉辦一系列人文講座及勵志活動,提昇人與人之間的正面價值觀,提昇正向思考,補充人們的心靈能量。心理健康了,心境平穩喜樂,減少怨懟,就能更有恆心地執行節能減碳的每一個大小動作,或許還能發展出更多睿智的小撇步,一同幫助環境減壓,讓節能減碳落實得更扎實。

溫室效應已經越來越劇烈,但與其害怕,不如讓我們抱著共體的心去推動,讓自己懷抱得更廣大。眼下,我們身處平衡線上,需要同心協力。我們活在地球上,所以無法置身度外,自助助人的唯一方法,就是多愛地球一點。讓我們用健康的心靈,愛護我們大大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