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活菩薩》

隨喜 隨緣 和樂一家親

常言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句中的「寶」顧名思義就是寶貝的意思。父母把行事六、七十年的經歷,提供給子女做經驗,而且逾五十年的夫妻感情,更是歷久彌新,像酒越陳越醇香,為家中帶來溫馨的氣氛。

我師兄在家中排行老么,有三位兄長二位姊姊,因年齡差距大,故從小即倍受寵愛。七年前嫁給日忠時,堂上公婆已是七十二歲高齡了,公婆雖是受日本教育的人,但思想觀念相當地現代化,從不迂腐或食古不化,更不會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子女或媳婦。

認識我公婆的人都說,能當陳家的媳婦是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我亦有同感。我和日忠師兄剛結婚時,因日常生活習慣的不同和地方口音或多或少的差異,造成我很大的壓力。我講的口音,在別人耳裡是荒腔走調,而他們講的地方俚語,我更是聽得一頭霧水─霧煞煞(台語)。我試著改變,於是我把聽不懂的悄悄記下來,再私底下問日忠師兄。俗語說「嫁雞隨雞」,在這個女權主義高唱的時代,或許這句話已逐漸不在適用這個時代,但是為了融入這個家庭和所接觸的團體,我逐漸把養成三十年的生活習慣和說話的口音改了過來。我要感謝的是我的公婆在這些事上,從未給我過任何的批評,即使他們聽到了一些建議,但他們認為時間和環境會改變一切而未給予我任何壓力。讓我在心甘情願之下改變自己,這也是他們超乎別人智慧的地方。

婆婆閒暇時喜歡看電視,有時深怕我們忙得沒時間看,還會講劇情給我們聽,有一次因為三台沒什麼節目了,她只好看西洋片,沒想到不識字的她,居然看得津津有味,且事後還會講劇情給我們聽呢!我和日忠師兄都會會心一笑,她所理解的或許並不是劇情所想要表達的,看到她講述劇中情節的快樂模樣,連我們都被她感染了歡愉的氣氛,劇中的情節反而不重要了,就像我們看了一場默劇,個人的理解及感觸也會有所不同。

我常聽公公轉述他和婆婆年輕時候的艱苦歲月,婆婆的身體狀況從年輕時就不佳,當時三、四十年代的經濟普遍不好,公公出外地賺錢養家,他雖已成家且子女成群,但他仍把收入所得全部繳交父親,由父親統籌運用。當時的農業社會討生活並不容易,婆婆深知家庭經濟拮据,亦不敢有所怨言,只能東湊西湊地維持著家庭生活。在營養不佳又須撫育六個子女之情況下,導致身體虛弱,常常以藥為餐,就這樣吃了三十幾年的藥,她曾笑稱某個中藥房的那棟樓房有一半是她捐贈的,可想像的她是藥不離身。直到九年前在日忠的帶領下,參與了朝陽道場的修持行列,身體也才漸漸有所改變。

會讓公婆想來朝陽道場一窺究竟的原因,除了寄望婆婆的身體能否好轉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日忠未修持前,惡習很多,吃喝玩樂樣樣精通,回家時不是因通宵打牌致兩眼通紅就是酒氣沖天,常常是早晨公公要外出作運動了,他才回家準備睡覺,兩人打聲招呼後擦身而過,公公心裡難過卻也只能搖頭嘆氣,父子間已變得無話可說,親情也變淡了。直到日忠和上人結緣後,改掉所有惡習,並懺悔自己的不孝,生活習慣慢慢正常了起來,父子之間的緊張氣氛才有所改善。也因此讓公婆感到好奇,想跟隨日忠到道場「看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道場,又是什麼力量改變了這個他們已經準備放棄的么兒呢?

這一看不僅讓公婆一門深入,而且全心學修上人所教導的法門,更參與了利益眾生的工作,做起事來更是不輸年輕人的活力,不論是朝陽道場的大掃除,或是掃街等淨化之工作及有關『朝陽』的活動都有他們的足跡。婆婆更參與了最忙碌的廚房工作,每星期四、六下午都會和日善等幾位師姐們提早到道場做飯給大家食用。而且每星期四、六之課程幾乎不曾缺席過,子孫們也頗能體會爺爺奶奶求道的精神,儘量挪開這時段回來探望他們。我常認為婆婆是把年輕的實力和體力保留到現在才發揮,否則以快八十歲之高齡怎能愈做身體愈好呢?更不可思議的是,婆婆一頭白得發亮的頭髮,也開始從髮根處長出黑髮。而公公因曾擔任鎮公所職員,雖然已退休十幾年,但平日的運動使他的身體老當益壯,仍寶刀未老,也幫忙處理一些文書之工作。公婆不只是我家的二寶,更是朝陽道場的寶呢!而在道場裡的寶可不少哦!

自從公婆參與修持的行列後,了解到人生不是究竟,體悟到娑婆世界眾生的苦,所以二老開始吃素食,除了參與每月發放救濟金行列外,也參與同修親人往生之助念行列,力行上人所開示的「未成佛前先結眾生緣」之法語。看到公婆為眾生奉獻的活力,時時督促著我向他們學習,他們的願力、毅力和恆心實為我和日忠師兄修持之表率。◎日持(87.07.01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