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行信願行是菩薩行

「信、願、行」三者乃我學佛之人修持的不二法門,首先跟各位談談:「信願、行」三者的涵意,次說明何以奉持「信、願、行」是菩薩行的道理。

信願行三字有循序漸進的意義。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所以首先要重一個「信」字,但信有真妄之分,其間更要經歷許多過程,如果不明瞭這種過程,難免真妄混淆,中途退悔,或發生其他差別,信字過程,簡單地,有下列幾種:

一、不信。眾生本具佛性,與佛無二,但為多劫以來的業力障蔽,故向來對於佛法是不信的。後因經親友勸導,或因環境關係,一時為外力促動,乃存姑且一試之念,此時表面雖學,而心中實未起信。

二、疑信。何謂疑信?初學者,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懷疑,今天覺得學佛是好,明天又覺得學佛是不好,今天遇一善因緣之人來讚歎,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惡因緣之人,笑為迷信,便又生疑惑,自己與自己予盾,此種信,名為疑信。

三、淺信,初學人經過薰習,對佛法稍有認識,疑減信生,但發心不真,其信也淺。或為世法上之一切希望,或求知識上之淵博多聞,如此是普通之信,不能發生願與行的力量。何以,因其信淺,等到利益不見,或環境變遷,心被境所轉,便置信心於九霄雲外。

四、深信,經過修持,已得受用覺得佛法是有真理,從事修持,立志不變,此時還算不得真正認識。即信佛之根基雖立,而信師信法之心未固,今天皈依這個法師學禪,明天又皈依個法師學密,著境生心,見異思遷,此乃不明自心佛,不知一門深入的道理。

五、定信,定信即是堅定之信,學人修到此時,薰習已久業障漸消,信心才算堅定。如樹大根深,風不能搖。信師信法,獨一無二,猛勇精進,不生厭怠。但風大時,大樹還可動搖,如修行人根本業障翻動,加以外境壓迫,信心還是不免差別,所以定信仍非究竟。

六、真信。真信即是契合真如之信。真如是如如不動,清淨無相。信心到了如此地歩,故曰真信。真信不動,也就同虛空一般,無可動搖。此時自心與佛法師,心心相應,息息相關,無纖毫痕跡,亦無絲毫分別。故金剛經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心到了這個境界,才是真信,真信才是究竟。

復次「願」字,凡作一事,必先有願,無願絕對不成,所以名曰願力。因要有一種願望,才能發生一種力量,有力量才能向前推進。故信心已具,即當立願。但願有小願、空願、真願、大願之分。

何謂小願?初學佛者,多半只求自利,其願力小。小願略說三者:一者求現世榮樂,即求名利福壽,乃至妻財子祿者。二者求來世福報,即求來世生人生天,得大富貴,享受快樂。三者為求自了,著於涅槃,殊不知名利恭敬,妻財子祿,皆吾人往劫有漏善因所致,本不待求,即求得矣。而人生如夢,轉眼皆空,生人生天,富貴快樂,總在輪迴之中,難逃生老病死之苦。故六祖曰:「擬將修福報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凡此皆是小願,而妄求涅槃者,只圖自了,而不知利他,是執頑空,亦是小願。

何謂空願?空願如空頭支票,不能兌現。即學佛人雖具信心,而業識之障蔽仍深。偶而激於情感,一時興奮,輕立誓願,心口仍不相應,一願出口,轉身便忘。或但逞口說,借博虛名。如此立願,不但易墮妄語,且增違背誓之大罪。

何謂真願?即真實不虛之願。無論願之大小,均出至誠,詳加審思,願心一發,存心動念,不敢隨便,任憑景況如何,始終如一,絕不違背。譬如發願對同參互相親愛,便隱惡揚善,遇事恆順,發願不動瞋恨,便事事和藹,煩惱不生,漸漸做到怨親平等,但其願真而不大,雖有受用,仍非究竟。

何謂大願?學佛到了因緣成熟,得遇善知識,徹底明瞭佛法真義,深知佛恩難報,發至誠不二之心,立利無我,弘法利生,眾生不盡,我誓不盡之大願,至於為法捐軀,傾財是命,猶屬其次。此所謂宏誓大願。

復次「行」字,學佛人開始就要行,所謂依法奉行。但行是根於願來的,真實心願已發,即當同口說王膳,不得一飽。所以無論願之大小,或自修、或利他,必須難行要行,難忍要忍,粉身碎骨,在所不計,行不達願,終不移改。但行字範圍甚廣,簡單地說就是要行菩薩道。菩薩道即是六度萬行,然萬行不離六度,依佛說:「以布施度慳貪,以持戒度毀犯,以忍辱度瞋恨,以精進度懈怠,以禪定度散亂,以般若度愚癡。」此六度均含有度己度人,同登彼岸之意,亦即行字之義。說明「信願行」三者的涵意之後,再談談奉持「信願行」是菩薩行的道理。

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所謂「信」就是正信實事實理,深信佛法僧,堅信三寶功德,真信善惡因果,即對佛教有堅強的信仰,能有堅定的信仰,就能生出一切善法。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發切願(即願),拔眾生苦(即行),信願行三者為真修的宗旨。

須知西方極樂世界,莫說凡夫不能到,即小乘聖人亦不能到,以彼大乘不可思議之境界故也。小乘回心向大即能到,凡夫若無信願感佛,縱修其餘一切勝行,並持名勝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願最為要緊。蕅益大師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信願的生起要在平時修持,不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當以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置於心口,而能心口如一,持之以恆,而學佛之人真信佛理,清淨無染,則生實相,此為菩薩境界,方是究竟。

願心即是因心,有因心才有果覺,因大果大,因真果真,所謂因該果海,果澈因源。學佛之人,在自利方面為明心見性。在利他方面為濟世度生,濟世度生,固是難事,而明心見性,亦非近功,所以更非立真實的大願不可。譬如說觀世音菩薩的四大弘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以及藥師佛之十二願,千手觀世音之六願及十願,普賢之十願,彌陀之二十四願及四十八願,釋迦之五百願等,皆是真信切願的菩提心,大願力。所謂真信切願,方有篤行,禍害迫切,便能誠懇。

「未成佛前,先結眾生緣」,此所謂結眾生,即廣結善緣,度化眾生,亦即行功立德,弘法利生,利他無我。大乘菩薩,無我相、無人相,故只知利他,結果眾生未盡度。小乘菩薩,著於我相人相,只知自利,故我執難破,結果不易自度,由此可知,自利不利,尚在此岸,利他無我,才是彼岸。

總之信願行三者,皆由心,大家現學玄空法門更當時,在心下下功夫,故六祖教人一則曰「此須心行」,二則曰「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說:「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望大家依心起信,依心立願,依心力行。心是真如,真如是真實不虛,如如不動之意,念念能依如是之心,則成真信、真願、真行。心本無量,體大無外,處處能依如是之心,則成大信、大願、大行,既真且大,自然心佛同體,感應道交。能夠依法修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然就能與天地同參,與菩薩同行。◎玄勸(87.10.01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