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人度己 同登彼岸是菩薩行

芸芸眾生,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渡娑婆眾生,「以一大事因緣故」,再降生於世,為的是使沈迷的眾生在苦海中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瞭解人生的「苦、集、滅、道」四聖諦,進而堅守八正道,轉迷成悟,離苦得樂。本師所開示的三藏十二部經典,無不苦口婆心,應機逗教,以期眾生摒棄無明,放下執著,了脫生死,明心見性,立地成佛,同登彼岸。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有偈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似覓兔角。」意即佛法是要走入人間的,不能與世隔絕,是要與眾生在一起,與眾生打成一片,要與眾生共同生活,相互關懷,彼此瞭解的,因此當年佛陀出家苦行六年後亦認為苦行只是度己並非究竟,只有走入大眾,教導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同登涅槃,才是根本覺悟之道。所以說佛法是既出世而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出世在於度己,入世在於度人,出世正所以為入世,入世也所以為出世,度人亦為度己,度己而後能度人,所謂知識份子不僅要能獨善其身,更要能兼善天下,正如孔聖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種推己及人,服務人群的精神與「度己度人,同登彼岸」的道理是一致的。因而佛法的究竟義,是在發菩提心,立四弘誓願,行六度萬行的大乘菩薩。凡我大乘諸佛皆能弘法利生,利他無我,度己度人,同登彼岸。

菩薩是梵語的略稱,具足應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覺是覺悟,自覺且又覺他,亦即度己又能度人。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是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的眾生。菩薩是上求大覺─成佛;下化有情─度眾。所謂「未成佛前,先結眾生緣」,成佛之前的過程是要先廣結眾生緣,普度眾生,眾生得度,方證菩提。

佛陀所倡導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救世精神來度化眾生。慈是予人以樂,悲是拔人之苦,使眾生離苦得樂,心生清淨。慈悲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建立在眾生平等,一切無我的基礎上,我是眾生的一份子,眾生才是全體的大我,度人所以能自度,利人也在為利我,這是慈悲的真義。

娑婆眾生,迷妄執著,背覺合塵,因而起惑造業,因業受報,眾生的迷妄執著,非大慈大悲無以救度,世親菩薩有一段話說「菩薩見諸眾生,無名造業,長夜受苦,捨離正法,迷於出路,為是等故,發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救頭燃,一切眾生,有苦惱者,我當拔濟,令無有餘。」這就是菩薩慈悲救度有情眾生,上求下化的菩提心及四大弘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無量無邊願力,方能使眾生斷除煩惱,同證菩提,共登彼岸。

金剛經有三段話提到「度化眾生」的看法。 在大乘正宗分第三,佛告須菩提說:諸佛菩薩應如何降伏其心?佛開示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究竟無我分第十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滅度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化無所化分第廿五,「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實無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從以上三段話可以瞭解,本師一直提到度化眾生要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之分別,即不產生分別心,不執著度化的功德,不執著度化的眾生,這般慈悲的救苦救難,如此喜捨的教化眾生,所於諸佛菩薩示現於人間,示現於六道,示現於十方法界,都是在為人演說,使眾生勤修六度,行四攝法,破我法二執,斷見思塵沙二惑,及煩惱所知二障而達到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菩薩地位,再破盡根本無明,大覺已圓,即證佛位。觀音大士「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及其十二大願誓弘深,苦海度迷津,救苦尋聲,無剎不現身。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藥師琉璃佛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此外,彌陀之廿四願、四十八願度眾生,釋迦之五百大願皆是濟世度生的菩提願力,願我學佛之人皆能以戒為師,依法修行,內懷修道成佛之願,外揚布施利他之行,而使自利利他,度己度人,同登彼岸的大乘菩薩行弘揚於天地之間。◎玄勸(88.07.01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