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障不生 外塵不染是菩薩行

道在人心不繫舟

隨緣喜捨止名留

淨空性海佛知見

萬法肩挑亦放休

上人開示:外塵不染,內障不生是菩薩行。庸夫俗子謹就所知所聞,體驗一二,略抒淺見,尚祈諸長老賢德不吝指正:

一、 釋內障不生、外塵不染

所謂「外塵」,塵即垢染之義,六根(眼耳鼻舌耳意)所攝取之對象即(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又稱六境,眾生以六識緣六境而遍污六根,昏昧真性,此六塵猶如盜賊,能劫奪一切之善法,故稱六賊,凡夫以為六塵皆在於內心之外,故稱外塵,外塵不染即六根清淨,六根是六識的工具,作善作惡,固然是出於六識的主張,造成善惡行為的事實,卻是在於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轉於生死輪迴苦海之中,就是六根染塵。當六識離開六根於六塵中,永遠無染無雜,不再染污自己本性,就可「來去自由,通用自如」無有任何滯礙,不為生死所拘,即是般若三昧亦即自在解脫是「名無念行。」淨土法門仗持信願行,即能克服達到六根清淨而超凡入聖指日可待也。

所謂不染,並不是眼不看、耳不聽、鼻不嗅、舌不嚐、身不觸,而是要我們雖然看、聽、嗅、嚐、觸,但是「意」根卻不失正念,即目不邪觀,耳不邪聽..意不邪念等,如此便可正念現前,念念相續,心靈昇華自在而清淨;常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紅塵滾滾,娑婆苦海,沉淪無期,然而真正的覺者亦是在五濁惡世的人間成就佛道的,正如六祖壇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又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紅塵無礙學修迦」。世間「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而「百花叢裡過,葉葉不沾身」不也就是說明法性空如真實不染的禪意嗎?

何謂內障不生:「內障」指吾人心內之障礙,即貪瞋癡三毒,佛經說的三障: 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煩惱之所以產生,有來自三毒煩惱,有來自六根本煩惱,乃至八萬四千煩惱的。所謂「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意在以佛法說邪正俱遣,到「邪正兩」皆「不用」,心水湛然寂靜,無有一法可得,障蔽不生,就能「清淨而至無餘」。壇經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學佛為除妄心而求真心,但所求真心不在別的地方,就在眾生妄心中,之所以不能在自身中求得真心,病在為三障所蔽;誌公禪師說:「煩惱因心故有,無心煩惱何居?」有貪瞋癡三毒的煩惱才會造出種種罪惡,有罪惡業力,才會感受惡趣苦報,三障皆空,內障不生,妄心不起,真心自即顯現。

二、 菩薩行

凡夫學菩薩,做菩薩的目的在於求証諸法實相(究竟佛道)的真理,菩薩在其生命中實踐破執離相的般若工夫,佛陀言教的目的乃叫人們向內在生命力上用功,努力踐行,解脫生死煩惱的束縛,把消極被動的,隨業力流轉的生命活動,轉化為積極主動的受願力支配的生命活動,成為人間菩薩,即是「般若心經」在五蘊生命上解說離相破執的理念;在五蘊中浮沈的人,受到色受想行識的束縛,就不能照見,不能照見就不會有生命的空間,無生命的空間,就沒有自由;要達到心靈的完整,要先進入空無,進入金剛經上的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我法二執,打破五蘊之後的自由,才是全然的,心無罣礙的,才可以全然的天真來過起伏不定的生活,以全然的般若智慧洞見觀照波濤洶湧的人生歷程,如此的自在行深,就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無所住而生其心,心不著而不離,在全然的空性自由,才算真實的無染不生不滅,可謂菩薩行也。◎玄離(88.10.01 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