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無非 利他無我 是菩薩行

心地無非緣無我

利他無我因無非

萬法因緣相生轉

真空妙有示其聞

問君何需他覓採

玄空法門證菩提

心海二方舟,一淵一明向,玄法依住持,無非無空留。要知道「心是惡源,形是罪藪。」萬法由心造,心能生萬法,在修行中提昇自我,由小我到大我,將大慈大悲發揮淋漓盡致,就能一切素心,漩離八苦,就無需心靈控訴,也無玻璃之心,易碎易裂,易著執之緣,更無紙醉金迷之戀,和令人虛脫窒息之愛恨情仇。就是直心直意的利益眾生,不假他想,正心正念正思維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因為對眾生涓滴之情心存感激,行茲在茲,守志奉道,而用無量心發無量慧,泉湧眾生,成就全真上人所示:「我佛慈悲度眾生,眾生慈悲度我佛。」的內因外緣,是名無非、無我、無眾生。

阿難尊者言「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而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遍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瓶中甘露常時灑,手內楊柳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又如金剛經中「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後言「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更是利他無我的表現。所以菩薩與眾生的不同在此。因為眾生不是投靠回憶,就是虛晃一世,從未為無盡的未來做徹悟,只是活在虛擬的假像中張牙舞爪,刺傷自己也抓傷別人,到頭來遍體麟傷之餘,還愈淪愈沈,難以跳脫。而菩薩的大悲無我心,總在眾生迷惑時示現,化種種慈悲之像與眾生結良緣,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用無量無盡界的愛心,包羅乾坤,滋憫十方法界,智破無明,利益眾生。菩薩的直心、深心及大悲心,心心無我。菩薩的四弘誓願,願願利他。但是,你我可曾想過,菩薩所行之事有千萬類,我們雖無法擁有菩薩千手千眼的力量,卻能發揮一己之力,用心體會,以菩薩道為志業,一切大悲,一起大慈,心手相連,串起這份手、眼相接的道程,讓人間少一份恨,多一份愛,少一些暴力,多一些關懷,那麼人間真有淨土,人間真有菩提薩埵,如是如是也。

金剛經言「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菩薩是無我的。而金剛經言「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所以菩薩心是無非的。所有菩薩所行之事皆不住於心,等一切化於平常、自然,那麼心地已無非,利他即無我。

玄空法門是依微妙法到達空相,主要依金剛經及心經的道理,而且是個身體力行的法門,將佛法運用到世間,由出世到入世,由入世達到出世,以利他無我的心提昇自性,戮力梵行,無非無我,以菩薩行為目標,改變自己,利己利人,真心潛行。請加入人間菩薩之列,如同迴向偈所言:「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日志(89.01.01 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