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一切相 行一切善 是菩薩行

善行一切應離相

離相行善顯真如

出世入世圓緣成

心口齊合菩薩道

全真上人常言:「娑婆世界是凡聖同其土」,也就如世尊示現於五濁惡世亦能成佛的因緣。而這種禪修於行、住、坐、臥中的佛法,如金剛經言「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在菩薩受持的十重四十八經戒中亦言: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即是善行一切,非是有所求之行,也不是有所擇剔的捨,像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卻不曾抱怨、恥笑,這種相對待的大悲心,勿謂善小而不為,即能離相。楞嚴經言:「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如此法即能行出菩薩的心,圓成菩薩的願,也才能轉福為功,德報莊嚴。那麼這種相形相影的頌歌,才算風雅並存,而不是舖天蓋地的奢談和語言載體下粉飾的樣板。

上人言:「修行是心的成就」。心念轉,運即轉,命就轉。在達摩大師時的梁武帝大肆建寺、印經、供僧,卻著相事修,只能追求到人天的福報,是有涵之因,如影隨形,看來雖有,實在沒有。但若能離相妙修,則能求証佛果菩提,成就清淨智慧中微妙圓融卻本體空寂,無法可得的真實功德。如六度萬行中的布施,不管是財施、法施或無畏施,都要知三輪體空。對內地水火風的組合及對外塵緣所生之相,都要不執著。只知利他而行的大乘菩薩,絕不會混沌於對自身的存在懷疑,而需要傾聽和確認。是的,人總是沈緬於自身的生存狀態,勝過於對生存的評定和深思。其實,生活並不是享樂或遊戲,當我們陷入在某種意識形態的囹圄中,很難不將個人的憤慨變成控訴,依照塵相的悲喜而決定嘴角的弧線。我們也並非要改造世界或顛覆未來,只是在唯新的觀審裡,看翻原本底蘊而自在的部份。雖然記憶是無法遺傳,但這份佛性卻會在善行一切的同時,光亮、浮現。

六祖壇經:「內能自謙是功,外能禮讓是德。」而上人亦言:「見性是功,平等是德。」所以,在行善一切並常行不退的同時,平等相就已形成,而願力的延續必引出智慧,即會有見性圓滿的一天,那麼功德具足才能成為真正的菩提薩陲,也就是說要依實相理,行離相行。在出世中,止息雜亂心思,觀照諸法本性,而於入世中,離一切相,行一切善,離行雙運,如上人開示八化運動時所言將其運在心中,動在境中,化在緣中,即是離相而行,謂成菩薩道。朝陽道場與功德會確為福慧雙修造就菩薩之地,我心欣也然。您呢?◎日志(21期9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