澍濾心靈澄面

看流星,許心願,奈何願願相違;爭權勢,奪利益,怎知事事懸殊,是病到不擇手段,還是溺浸在懵懂的醉裡,不滿足的心時時竄升。因此,煩亂、苦楚接踵而至,承受如是因,如是果的無奈,而不醒知是自身福報有限,卻追求無的慾,當然痛苦,所以『人心要淨化』。俗云:「知足方能常樂」,那麼知足的心將從何而來呢?試將貧瘠的心裝一雙翅膀,為孤怨的心靈飛出一地光讚。去看看黯月落殞處微顫的身影,再聽聽無常催腐下鳴咽的啜泣聲,用心去感受那無情可寄的悲憐,再沒有懷抱希翼的勇氣,沒有對抗的奢求,兩眼深邃的絕望,這樣的景幕,好似利刃錐錐的刺進心坎。讓睡蜷許久的慈悲釋放出來吧!那麼心靈的美意,即地呈現。

在多元化的社會裡,已不是僅靠獨善其身,淨化己心就可以達到,因為若說已達到,其實仍在緣中轉,而不能根淨,必需由小共業到大共業,如聖人言:齊家方能治國才可以平天下,所以「環境要美化」,也因為人間一切困厄之解決,本來就非簡化的環境與逃離就可避免的,而是在維繋真實的對應中,有著更高超的洗禮,在宗教情愫的趨動下,面對悲歡離合,卻更能自在,也更是認真的美麗,如同環境美化後的那份優然與清淨,這般心靈的淨化,才是世界美妙的源泉。

當然除了在內心的絢爛裡,還要外在的硬體環保,所以對於孕育之母的大要綠化。因為田園的情感,是恬靜與安逸的化身,山水的流傳也正是仙風道骨的萌地。每顆憂慮煩心,總在踏青覓雲的同時,還給了大地,就在那份微妙的心靈感受,拿掉心中沈影,讓不停飄動和抗爭的情結,順次層析,使生命煥發更大的光熱。

其實,在個體與環抱的情況中,最需要注意的便是『教育全面化』,在全方位的社區型態裡,社會公義總被當作墊腳石,而不是存在於心中的量秤。姦淫擄掠,偷矇拐騙,成為社會的脈動。每位家長只關心賺錢與否,卻忽略了給孩子溫暖的擁抱,只看到成績的優劣,而貶視了孩子人格正常的發展,造成特優班的不可一世和放牛班的自暴自棄,儼然成為一代又一代的病態。社會的病是人心病態的延展,並非大人就一定懂得何以是,何以非。所以教育的大任是要全面化的進行,包括教育者本身都必需真正成為以身作則的教育家,讓這份專業更加的專業化,而不是在做切面的剖析下,是說一套做一套的兩岸。

接著要推動的就是『醫療普及化』,常常有人會發現,大病要到大醫院時,往往需要南病北送,或從外島送回本島,也常常在運途中,不是延誤了病情,就是勞師動眾,無法便民利民,所以必需鼓勵優質醫療系統普及鄉鎮,就如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般聞聲救苦,真正讓人無後顧之憂,在生老病死苦中,化解些許的無助和一點慰藉。

人生如一場戲,每位戲子扮演的角色不同,也許是父、子、夫或母、女、妻,總是多重而複合的,但是相同的是存在共業的因緣裡,為著相對待的交流而續延著,所以『人生藝術化』已是必然課題,因為真善美的追求是每個人生完美的最高點。至真、至善、至美就是綜合內外完備的演出,在面對事理的境中,時時感恩,處處悲情,那麼滿溢的喜悅,就充沛於事理的圓通上,歡喜無限。

『生活科學化』,在生活上要隨著科學竹腳歩而次進,在日新月異,物換星移的e世代裡,已有了車子,為何硬要苦行;已有了船隻,就不必定要渉水,因為萬法因緣所生,亦從因緣所滅,隨遇而安,用智慧經營生活,而不是一味固執、守舊,如同現今媒體、網路的發達,佛法的傳遞已不是以往的師徒相傳,而是電視、廣播處處流通,或可度眾更多,或可引出悲心,大化一切,所以善用科學的成果,導入智慧的經典,必可活化生活,發揮更極致的未來,更何況佛法是科學的,遠在二千數百年前,『佛說一缽水,八萬四千眾生』,即已說出微生物了,而科學家直到發明顯微鏡之後,才發現牠們的存在。在在都說明了佛法、科學與生活三者密切的關係。

如上所言,佛學不但不是陳腐落後的產物,而是一切學術發明的先驅,所以『佛學學術化』讓世人對於佛學產生新的認識與觀感,如同科學、哲學、唯心學...等等,變成專門的學問,並且普及研究讓一般的人心都能接受鑽研,而且在真理的闡述上,安撫更多謬取虛法的心。特別在末法時期,萬教齊發,似真非真之理,隱然若現,必需將佛教經典,其中的一句一偈,及蘊涵的深意配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情狀因緣,演譯成語體文字,即便有多重涵意,亦可隨境界的層級由淺入深,如上小學、中學、大學的次第,學術化的流傳,讓如來的時教,得以再現正法,上契佛心,如如實義。

『人心要淨化』必需配合各項因緣,由內外兼修的和合,才有可能真正達到,所以這八化運動,將成為佛法貫徹人間度脫眾生的處世經句,並將八化運動─運在心中,動在境中,化在緣中,用感恩、慈悲、懺悔的心,為這大共業做一個善念的凝聚,將佛法利益人間,成一處蓮花佛國。◎日志 (23期9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