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相 離見 離念是菩薩行

俗骨凡胎一切眾生皆需經歷「生」「老」「病」「死」,而昆蝦魚鳥只是相的萬變,只要出離悟徹,皆成不生不滅之果,所以亦非相,萬幻實無一化。「離相」因相乃緣生,若無相又有何相可離,如觀世音菩薩為度一切眾生,可化諸相隨機隨緣度化。像覺性較薄之植物,亦因感念雨露之撫愛而伸枝張葉護蔭萬生,所以化露亦是「緣」向,相變亦是「緣」機。不像掩耳以盜鈴或駝鳥埋沙以避敵,是如眼耳鼻舌身等,可以觸之驗應,在知所觸的人、事、因之下,而不循規糾結於心,「如」「如」才是如心,也就菩薩離相之心,故心如菩提就無我,故「被數落漫罵的是我,而非菩薩」,因菩提心來如,順遂清涼。

全真上人言:「離一切相,即生一切法」。例如:籃球投出時在空中並無痕跡(如菩提心的推進),但拋弧線卻是進籃之關鍵,有平拋、高拋、超高拋等(如心地、淨土、玄空法門等),雖方法不同(成佛之法)卻殊途同歸,皆以進籃(成佛)為目的,而人籃之後又是無劃空之弧線(成佛後之心境)。所以萬事萬物離相即生禪機,就連打籃球亦有悟道之法。生活或坐或臥或靜或動,皆含禪心,時刻悟道便能於心中衡出平點。中道,不拘泥於假體之相,所以金剛經言「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能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見解是由經驗執著所生,就像勸人行善應為美意,但對於顛沛流離戰亂頻仍之所,那感修福之要,恐反遭數落,怨恨糾結成妒,故若不契機,反而成為妄點。在人的心境不通達時,便成「擇善固執」、「住」心而執著。甚而是能使人提升之法門,亦因修行境界的提昇不同,而使得未圓融之前,依入世之想法,仍是一種執著,如人說我都無著,其實仍有一著,即是「無執」,只有深思靜悟,戮力行道,所有觀念見地無明等,方可離出,現示真如。例如:善與惡、對與錯、怨與愛、真與假,都是個人的執著而起分別心。包容、慈悲、圓融是離見應具備的初地,如此才有思惟和聽聞的空間,也才有悟道的智慧。

如果不同大小之杯子用等量的水加入後,反應之相不同,其實是杯的大小來決定承載的水量,也就是心的界標愈寬,就決定可容的空間愈大,所以欲入無量的智水,即需無界的心杯,不是杯空也不是空杯,是弗屆的心,全放的心亦是全收的心,『一』等於『有』等於『無』等於空『空』,那麼就無縛心的法,亦無介衡的執著,出離見仁見智的緣,得成菩薩清涼的心。

金剛經:「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不應住色布施」,所以菩薩離念之心,即是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念念如如,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是中無實無虛,時時正心正念正思惟。在一切佛法中,知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在撚指間,心心念念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究竟無我,空寂本心,不起渦流,即使滅度一切眾生亦覺無度一眾生。因為萬法因緣生,其實心中有佛,佛自在心中,自性之佛亦在其間,佛心的顯度就是心的成就,也是「玄空法門」破著、破我、去無、離念的心。

相」「見」「念」的出離是由有形談到無形,由外相說到內念,在菩薩心中呈現的狀態,如金剛經言:「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而在六度萬行中,「忍」到心中無所忍,是清淨、自如、帶入般若的境界,將「看得到」「判斷到」「反應到」都能離於「有」「無」之間,合於中道就是菩薩行路。◎日志(24期9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