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處 空無所得是菩薩行

何處云菩提,無念一切法

相應無所得,妙用不著處

六祖云:「真心無相,不去不來,生時性亦不來,死時性亦不去,湛然圓寂,心境一如。」菩提是無形無相的覺性,是無有垢淨的清淨心性,本來清淨的心性,並無任何塵勞雜念,所以六祖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是,既然眾生本應菩提具足,卻又無形無相的,究竟何謂菩提心,又菩提云何是處?又如何才云眾生、心、佛本無差別?六祖云:「菩提無所得,你今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所以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在初發菩提大心時,以無所得為念,後至返本清淨,即「空」無所得,就是即心即佛,菩提正現,那麼就是知見一切法,心不著染,用時一切處,卻不著一切處,如同達摩血脈論:「一切時中,一切處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那麼,亦是六祖所言:「菩提無是處,佛亦不得菩提,眾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眾生,即菩提相。」

玄空法門以「實相無住為心的本體」,以「離一切相,行一切善為教法」,「以無住生心為妙用」,分別對應整個法門的「體」、「相」、「用」,而其中「離一切相,行一切善」雖提說為相,其實是要講出玄空法門的行法,而在「起行」至「成就」的階程裡,要離一切相,去行一切善。是有行善之相,而不著其相;如同前段介紹所言,明知菩提本是無形無相,而要如何才顯菩提之處,才因此而談出它的相。而事實上,它的實相也並非真相,而是一個理則,也就是同於發菩提「無所得」之心,也同樣於達至彼岸之時,將去此法船之船,「空」去此教法,即是「真空」,即是「菩提」。

次談「無所得」之心。金剛經:「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又云:「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又云:「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著。」又云:「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所以諸上簡舉四段經文,分別對於色法、福德、果位、度眾生等等皆要起「無所得」之心,由凡人到阿羅漢到菩薩,甚而至佛果的階段過程中,有可能因執著而不能提昇其境界的,都能用金剛經中之大般若智一一破除。在金剛經中,只要佛陀講出一項法則,立刻要聽者、誦者、行者在觀行合一當中,以無所得之空慧破執。因為「法無定法」,當你還在凡夫的階梯時,如何能體會佛度眾生而不執度眾生之無所得心呢?又如何能知如全真上人所言:「我佛慈悲度眾生,眾生慈悲度我佛。」這種說明共業的互動關係,一開始由已成佛的我佛告知不生不滅成佛之道,再因眾生感悟而先師度而後自度的自己的「我佛」,是完全因為有眾生才需佛來度(假名設施),若眾生皆已是佛,則佛是眾生,眾生是佛,不一不異,何有汝度我度之分別的道理呢?怕你因而著於「空」,而不知要有次第修行,才能慢慢達到,絕非一朝一夕所累積的福慧資糧,就可以完備的,還需要靠累劫所熏修之菩提大法,才可驗證而「頓悟」。

有些人在修行的初階段,對於「無所得」是無法體會的,好像你在菩薩行的過程中,若你不瞭解內觀自心,而外求的法理時,有時會遇到幾種情形,如我們在幫助「同修戶」時,覺得他應該感恩我,她應該說謝謝,他應該恭敬我,她應該請我坐,他應該不會趕我走,她應該對我寒暄問暖,他應該不會貪心,她應該不會瞋恨,他應該可以不靠別人了...種種是非、善惡、分別等等。其實我們應該要能體諒,因為「業不重不墮娑婆」、「萬法皆因緣」,一切都是因果,因為他們還是眾生。如果,以世俗的「有所得」心去做菩薩行,那麼你將面臨極大的考驗。若你能用「無所得」的心時,你還會感恩同修戶,以菩薩的角色示現。無常,也許他也正考驗著你的忍辱、精進、平等、慈悲等等的心,要想辦法試出你的德行及功力,而不斷的磨難你的心,若你能如如不動,終會得至第一義諦。那麼,你所行所思都不起障礙,也就是菩提心常住,亦就過著如全真上人所開示的「沒有考驗的人生」,對於善的鼓勵,對於惡的包容,因為所有的煩惱,都將轉成菩提。你的心也將與「無所得」相應,則入六祖所云:「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的境界。

如上所述,菩提心與「無所得」相應,才可顯出,而因此無念心而發之妙用,則更遍於一切處,如:「忍無所得」、「施無所得」、「精進無所得」、「定無所得」等等,沒有一處非菩提般若之妙用。而且,所謂「無所得」之法,並非真有一法名「無所得」,其只是相對於「有所得」而施設之名言,就如同六祖云:「菩提本清淨,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清淨」本是相對於雜染而施設,並非有一法名曰「清淨」,這個道理可以譬喻如:我們打掃房子一般,把所有的垃圾(妄想執著、無明等)掃到房子外面,房子就乾淨了(清淨),而並非再拿一個乾淨(清淨)的東西放在房內,才叫房子的乾淨。所以,「淨心在妄中」、「無所得」亦是這個道理,也即言:「無所得」之本性亦是空寂靜滅的。也好比全真上人所開示:修行者,須達無諍三昧(與世與名利與恭敬)無諍。因為一切「有所得」之念,都是知見所生,我執所顯,應當不著,這樣才云是菩薩行。

六祖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的」。且云:「心中眾生,各於自身自姓自度。」所有眾生皆是自度,而不應有度與所度之分別。又云:「若見眾生有生死,我是能度,眾生是所度,不名菩薩,度眾生如度空,度空何曾有來去。修道得真空者,不見空與不空,無有諸見也。」也就是對於「有所得」之見,都是自己執著分別所生,故六祖云:「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即說明邪和正是相對立名,正為邪之藥,病去藥除,正亦應捨,邪正雙遣,則菩提自性宛然可見也。

所以,玄空妙法乃以明「體、相、用」之理,而遍一切處,一切法,也顯於一切時。所謂「法無定法」,雖無法相之常性,卻履顯於法性之中,於是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法性法相如徹源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不明了此理,當自醒悟,淨心觀察,才不辜負自身。

我等何其幸哉,得聞如是法要,本應涕泣悲鳴,擁法而日夜欣誦,刻刻不容頓走,以大雄力精進,來報沐法之恩、飲露之惠。盡形壽而不能還恩於大海之一滴,大眾當共勉悟。◎法一證常源(93.04.01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