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淺釋(十四)

三世諸佛

三世諸佛之三世,是指時間而言,也就是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根據佛經的記載,過去劫為「莊嚴劫」,現在劫為「賢劫」,未來劫為「星宿劫」。劫即代表時間,所謂三世諸佛就是說明莊嚴劫有千佛成就,星宿劫也有千佛成就。

至於現在的「賢劫」已成就的佛就有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及釋迦牟尼佛。在賢劫的時間,前三位佛可稱為過去佛,釋迦牟尼佛可稱為現在佛,未來佛是彌勒佛,未來第二佛是師子佛,賢劫最後第一千位佛是樓至佛。

佛是佛陀的簡稱,佛陀就是覺悟的人,在十法界中,覺悟的人有四種,稱為四聖,就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陀。因佛陀在四聖中是最高的覺悟者,所以又稱為「大覺者」。

佛陀到底覺悟了什麼而能稱為大覺者呢?佛陀是覺悟了宇宙的真理和人生的真相,所以稱為大覺者。什麼是宇宙的真理和人生的真相呢?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佛陀在印度菩提迦耶菩提樹下,夜睹明星頓悟緣起性空之真理而成佛。

所謂緣起性空,就是指宇宙萬法皆借因托緣,因緣和合而生,亦因因緣離散而滅。故萬法虛妄不實,生滅無常,無永久不滅之自性,當體即空。

世間的一切事物,既然是因緣和合而成,不是自己能夠生成,而是相互依存,不能單獨存在,故它無自主能力之自性。萬法無自性並非說萬法不存在,而是萬法之存在,只是暫時存在之假相而已,並無永久存在之體性。故說其性本空,即緣生無性,相有性無,當體即空。

換言之,萬法因「緣起有」而不礙「自性空」,也因「自性空」才能「緣起有」。般若空義有二種意義:一、以萬法緣生虛妄不實,無永久不變之自性,故「空」代表無自性,故叫「性空」。此義只是表示萬法空無自性而已,並非萬法之表相亦無,故是相有性空,可見空並非代表什麼都沒有。另一義,萬法千差別之相中,均有一個相同的體性,叫真如自性,也即真如理體,這是萬法之體性。佛陀在華嚴經說: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即是指此真如佛性,有情無情皆不例外,此真如佛性亦就是諸法之實相,實相即離一切虛妄之相,無有一法可得,故叫「真空實相」。

般若談空並非空無所有的頑空,亦非撥無因果的惡取空,而是空而不空─真空不空生妙有;不空而空─妙有不有顯真空,空有相即,空有圓融的中道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又名畢竟空,是眾生本具的佛性。眾生的佛性,原本清淨無染,亦如六祖惠能大師所形容的本來無一物,這就是所謂的真空實相,實相無相即指此離一切虛妄相之真空狀態。但此真空的佛性雖然不變,卻能隨眾生或染或淨的因緣,生起宇宙萬有諸法,有凡有聖,有善有惡,有因有果,故說「空而不空」,亦即是所謂實相無不相之妙有。十法界聖凡諸法其形相雖然千差萬別,苦樂懸殊,但都屬於因緣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生滅無常,終歸於空,所以說「不空而空」,亦即妙有不有顯真空。

真空是諸法之本體,妙有是諸法的現象,諸法的現象不離諸法的本體,故妙有不礙真空;而諸法本體亦非離開宇宙現象,另有獨立的體性存在,此即真空不礙妙有,所謂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空有相即,空有圓融之中道第一義空,亦名畢竟空。

佛陀開示緣起性空的道理,就是要我們透過文字般若的介紹,運用觀照般若,了解一切事物的現象,皆是仗因托緣而生,緣生如幻,空無自性,相有性空,故「不空而空」;就應該放棄私人物慾的佔有,淡泊名利,寡欲知足,不再執著我等四相。所謂三心不可得,四相本來空。故應看破放下而得自在。進而徹悟諸法實相的本體,性空相有,「空而不空」;有因有果,有凡有聖,有修有證,就應該離相發心,不取不捨,無住修行,在看破放下自在的心態中,生起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喜捨心,止惡行善,利益一切眾生,修因證果,以證得畢竟空的法身理體,成就佛果菩提。這是佛陀覺悟緣起性空之真理,以及佛陀開示眾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佛知佛見。

三世諸佛,依般若為因,修行證果,證無所證,得無所得,無得而得,無證而證,其所修證乃是菩提智果,此無上智果,是不共三乘人所得的,而是唯佛與佛所證的不共果。◎日能(93.07.01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