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釋 玄空法門及玄空法要(一)

雖然進入朝陽道場參與修行已有十四年了,但在佛學的領域裡我尚屬初學,談不上有所體悟。因為,就一般人而言,佛法的體悟無法一蹴可幾,需要時間的沉潛以及事物境的洗練,才能漸進有所成就。我的工作真的很忙,有時想要靜下來好好深思靜悟一番,亦有很多功德會和道場的工作需要處理。難免讓我想到很多歷代祖師都是以閉關的方式來突破自己參禪的意境,這是就個人境界的不同而論。像我們全真上人不用閉關也能參透甚深的妙理,這應該是先天具足智慧的不同吧!

我先天的根機本來就很平凡,再加上後天懈怠又不認真,只好以初學有限的小小體悟來淺釋玄空法門和玄空法要。

玄空法門落實了釋迦牟尼佛開示修行者要修菩薩行,六度萬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同事、利他〉等等一切善法,大乘行者都必需要去成就。朝陽道場以金剛經和心經為學修的教本,佛陀在金剛經又教行者要行解並重,所以全真上人為了要讓大家能夠福慧雙修,在【行】的部份:創辦朝陽慈善功德會讓我們行一切善修福德。這個福德是我們在因地修菩薩行所必需去成就的,因為這是成佛成菩薩的資糧。在【解】的部份:創辦玄空法寺以及在各地成立玄空寺,讓我們親近善知識能夠解悟真理修智慧,修行要有思惟的空間,才能有所體悟;也要有事物境的考驗,才有成就。

玄空法門之要義是使要修行者契入畢竟空、絕對空的境界。後學的我因為境界有限,要表達其實是有困難度的,讓大家做個參考。

上人所開示的玄空妙法和佛陀宣說的大般若經,有異曲同工之妙。上人開示的:『事事執著知見出,智知見覺執著無』這句法語開宗明義,已經把佛法的真俗二諦和遣執顯性表達得很清楚了。〈真俗二諦:就是真諦和俗諦。遣執顯性:遣除執著,顯出清淨自性〉。

我們時常唱頌三寶歌,三寶歌的歌詞,相信很多人都能朗朗上口。三寶歌,顧名思義就知道是在讚歎佛、法、僧三寶。這首歌緣起於一九三○年的時候,在廈門閩南佛學院,大醒和芝峰諸位法師,大家有感於國有國歌,學校有校歌,唯獨佛教沒有代表性的佛歌。當時,弘一大師也在學院,於是就由精通美術、音樂的弘一大師作曲,再由太虛大師作詞,三寶歌由這二位一代大師作詞作曲,可以說把佛法的微妙精義都含括了。

三寶歌的第一段是讚佛寶─讚歎佛陀是了達宇宙人生的真理、智慧和德行究竟圓滿的人。第二段是讚法寶─讚歎佛陀遺教下來的宇宙真理流傳人世間,利益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第三段是讚僧寶─是讚歎奉行佛陀教法的僧眾。

第二段讚法寶的『二諦總持,三學增上,恢恢法界身』;二諦指的是真諦和俗諦,總持是指佛法皆依持真俗二諦而建立,以二諦總攝一切佛法。意思就是說:世間法的俗諦和出世間法的真諦,我們都要持用攝受,達到事理圓融,究竟圓滿的境界;三學就是戒定慧,戒定慧三無漏學要積極增強向上,是我們成佛成菩薩的條件。如此,則真如法身盡虛空遍法界,廣大無邊。故云『恢恢法界身』。

嘉祥大師說:『佛法不出真俗二諦』。佛教的最終目的,當然是讓眾生了解「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就是真諦,也稱為勝義諦。但是對「世俗的說法」,有時也並不排斥它的存在。佛教不排斥世俗諦的原因,是因為:佛法的真理,需要藉著世俗的知識和道理來解說。龍樹菩薩曾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由此可見,我們要知道真俗二諦圓融的重要。

為什麼全真上人所開示的『事事執著知見出,智知見覺執著無』這首法語就已經把佛法的真俗二諦和遣執顯性表達了很清楚了呢?現在我以個人的體悟分做二部份來說。

第一部分:真俗二諦

俗諦:是說諸法的現象,諸法的現象有事相的。所以俗諦是說有。諸法本體是空,但緣於事相才說有,故俗諦是不有而有、空而不空,故俗諦能顯妙有。

全真上人開示的『事事執著知見出』,事事也是指諸法的現象。我們置身在娑婆世界生死流轉不已,是因為妄心妄念無法降伏,事事起執著,產生了煩惱痛苦。所以說:眾生的知見出,執著起,無法超越事相,妄心妄念是導致我們煩惱痛苦的根源,則事相是妄是苦。

俗諦雖然闡明世間法的真理,但凡夫因為受根本無明的障蔽,所以產生「能」「所」二執的念頭,〈何謂能所,例如能度眾生的我,所度的眾生,是能所二執之一〉能是能緣之心,所是所緣之境,能所二執一生,煩惱業不斷,就是生佛之別。

真諦:是顯諸法的本體,諸法的本體是空的,所以真諦是顯空。諸法緣起現象為有,但真諦其用意就是要在諸法緣起之中顯諸法本體是空,在「有」當中顯諸法本空,故曰有而不有不空而空,真諦能顯真空。

『智知見覺執著無』,智知見覺就是以般若智了達一切法,見到如來佛性覺性,才能超越事相,降伏妄心,生出真心,當體即空,回歸自性清淨地,恆常置身於常樂我淨當中,所以智知見覺是理體是真是樂。

真諦闡明出世間的真理,顯理、顯性、顯體,以無我的智慧超越世俗諦的事相,了知真如實相,以俗諦明真諦才能離苦得樂,達到空有圓融之中道實相之理,究竟涅槃,如此,則生佛一如。在月稱菩薩的《入中論》也提到說:「應依於世俗諦的道路去了悟勝義諦〈即真諦〉」。

藉由善巧方便的世俗諦之事境而實修,悟入真諦理性,進而證得真如實相之菩提果;所以說,世間法是出世間的資糧,幫助我們從俗諦之有相悟入真諦之無相。

上人開示咱弟子在日常生活中要「藉事練心」,又說要我們常常「反觀自照」,因為我們置身娑婆世界,不如意事很多,若不藉事練心來超越自己的話,有很多事情會障礙著我們的心,因而產生煩惱痛苦。上人開示的「藉事練心」、「反觀自照」和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的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在因地要修菩薩行,不要被事障及理障所礙,才能在菩提果位上有所成就。悟理而不廢事,修行人方能說是真修,行事〈行世間法之一切善〉是修福,解理〈解悟出世間的真理〉是修慧,行解並重,理事兼俱,才是福慧雙修、悲智雙運,方能達到福慧具足,福慧具足就是莊嚴我們自己的佛淨土。理不礙事,事不礙理,事理無礙就如全真上人開示說:「心不著而不離」─不著是真空〈體本空寂〉,不離是妙有〈用是明照〉;不執著於事相,真空理體自然就顯現,體用不二,寂照同時。這是玄空妙法微妙之處,體、相、用一如,圓融無礙。

我們玄空法門的教法─『離一切相,行一切善』:離一切相即是無住,即為真空,行一切善即是妙行,即為妙有。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真俗二諦圓融才能證得中道之諦。我們要闡明的不是偏空也不是偏有,而是空有圓融的中道理,這個中道就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究竟圓滿的境界。玄空法門就是要成就我們超越凡夫地、入聖位之殊勝法門。

第二部分:遣執顯性

事事執著知見出:事事指的是煩惱障和所知障。

第一個「事」:指煩惱障,也可以說是事障。外境所顯現之相和內心的作用,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感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六色塵而起作用,因貪瞋痴和無明所產生的煩惱障,無法了脫生死,是在三界中生死流轉之主因。所以說事障障凡夫。

第二個「事」:指所知障,也可以說是理障。執著於有法可得,有涅槃可證〈四果羅漢所住之境界〉,使智慧得不到解脫,是障礙成就菩提果之主因,所以說理障障菩薩。所謂萬法唯心造,造出來的若是分別心、妄想心和我執心就是煩惱的根源,煩惱障和所知障皆由妄心而起,都是我們修行者所需破除的二障。

我們若要體悟道的奧妙,實踐法的般若,就要進一步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體悟,悟出我們的行住坐臥皆是讓我們由煩惱轉菩提。

境是由心轉,藉由外境的考驗,讓自己的心識意識能夠超越,不隨著塵境起作用,不起作用即無執著,無執著就轉八識成四智,這就是智知見覺,是由俗諦悟入真諦的不二法門。

其實,很多的事、物、境都是一體兩面的,例如「煩惱即菩提」或是說「通過考驗就是成就」這些相信大家都能夠朗朗上口。所以說,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善於把握每次機緣來成就自己,這樣我們才能捨離凡夫的俗知俗見,進而破除煩惱障和所知障,境界的超越,才能達到智者覺者的正知正見。◎日持(95.01.01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