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受是苦 知法性空是菩薩行

佛陀說:【眾生都有佛性】,佛性就是每一個人的心靈本質,應該是常樂清淨才對,如今為什麼會充滿迷思與迷情呢?原來我們正堅持著某一些錯誤的觀念在經驗人生。人生應該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利樂眾生而莊嚴心靈。欲解脫苦的束縛就必須成就空的智慧,真實空智又如何呢?就生活方式來說,心境相融,了無執著且自然的生活,心中呈現一片靈淨,毫無取捨的造作安安實實的生活,不再定義自己或證明自我了,而最簡單的說明是真實菩提心的實踐。(摘自心靈普覺小站)

看完了這段文章不禁自問:我們究竟以什麼觀念在經驗人生?又如何成就智慧、實踐菩提心?世事萬物總是不斷變遷,人心也瞬息萬變,這就是無常的真理。

當自身所遇不如意時,往往心生苦悶,無法隨順真理而行事,這就是我們以錯誤的觀念在經營人生,把種種欲心妄念當成自心本性。殊不知欲望也是一種習慣,在自己尚未學佛之前時常想著﹁隨心所欲﹂過生活,但我卻沒能隨心所欲,反而憑添許多無明的煩惱。譬如:自己尚在俗家時,好不易擁有了平生的第一棟房子,那時的我擁有了第一棟房子的喜悅,令我感到非常滿足,但滿足的喜悅卻隨著時間的流失而遠離了我,不知足的心念悄悄地進駐了我的心,我便開始盤算著如何購置第二棟房子,為了這第二棟房子,我盤算生活開支如何調整,要怎麼在最短的時間內購得第二棟房子,殊不知這種欲望讓我的心終日不得安寧。最後我才體會,原來人心的不滿足攪亂了原本平靜的生活。雖然成功購得了第二棟房子,同時卻也發現我失去好多好多,這不是用文字可以陳述說明的,只能怪自己當時的心不能自覺,起了欲念害苦了自己。

人的妄心妄念產生時,若當下未能起警覺心,任由妄念紛飛,就如同飛蛾撲火般,撲向痛苦的深淵了,而欲望其實也是一種習慣而已。事實上,「無欲則剛」的喜悅是大家所共知的,也是學佛人必需領會與印證的。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痛苦和煩惱皆來自於自心,心生妄念與執著所產生的無明,只會更加深自己的痛苦而無法獲得提昇。因此,我們一定要徹見煩惱無明皆是唯心所造,唯識所現。所以,若能如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即能度一切苦厄,也能真正了悟「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句話了。

在我們面臨苦惱之境時,是否能夠靜下來起觀照『諸法無我』之心,我們的色身本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因緣和合而成,本無實體。我們的心念更如瀑流般,相續不斷。那麼我們又何必執著在某一個念頭之中呢?其實煩惱本無實性,因此相對的,它也會隨著時間、空間或智慧的增長而有所轉化。我想每個人面對煩惱時,內心都會產生痛苦,但事過境遷後,煩惱也會隨之淡化或消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習如何保持平常心。平常心即是道,若能如實起觀照妙行,解脫痛苦煩惱的能力將會大增。例如:人與人之間的對待,若是起了瞋恨、自私的心念,就要藉此起觀照,以慈悲心相待,做到包容,自他兩利,這樣即能在分別與計較的妄想中轉化成禪定與覺醒。修行人如果能夠覺醒於自我意識本是空寂,那麼即能得到真實的喜悅與自在。

知法性空是菩薩行,菩薩行者應如是觀察苦的本質是空性,所有的妄想分別皆是自我的意識作用。自性本自清淨,本來無一物,全真上人曾開示:「萬境本閒,唯心所弄。」大眾應以此時時警惕自己,才能常保清淨心。修行者更應該是要物我合一,心境相融,隨緣自在。

華嚴經云:「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菩提心是自覺覺他的心,不但要具有大悲願心,更要有般若智,才能自覺上求佛道開啟心靈本智,清淨自在,證悟妙智以期許下化眾生。

全真上人常開示:煩惱即菩提。要如何保持念念清淨?如何轉識成智?當下實踐法的般若,聞法受持,起利樂眾生之妙行,因為眾生是菩薩的淨土,所以眾生有煩惱,菩薩終宵就有淚,因此若菩薩能夠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即能共證菩提,不負如來心。◎法明證常照(42期9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