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行慈悲 無畏布施是菩薩行

眾生未明心見性前,常有人我是非之諍論,與他人計較做多做少,計較我對你錯,在計較中內心生起了煩惱和痛苦。在現今的社會裡,因科學的發達,科技取代了人力,也使人們越來越貪圖享受,更為了自己的色身肉體,生起了計較的心,萬般呵護,不讓色身受傷受苦。也常因這個「我」而生起無明與自私,做不該做的事、取不該取的物,爭權奪利,損人利己,樣樣皆由這個「我」而生。也因為有「我」而無法降伏妄心見到真如本性,所以上人開示:一切罪業因由「我」而起。因為有我執與妄心而無法出離六道,常為世間一切名利、財富、地位、親情、愛情所惑而起種種煩惱,無法斷除一切業,造成舊業未了,新業再生,六道輪迴,苦不堪言。

要去除「本我」的妄心才能顯露「超我」之般若真心,我們要如何以出世間的方法來去除「本我」的習氣呢?上人時常教導我們,要與佛的真理相印,講的人和聽的人都不能得道成佛,唯有「做的人」才能體悟「行」的可貴!所以佛陀教導眾生修六度萬行來降伏自己的妄心妄念,行六度萬行菩薩道的過程中,要以歡喜心、無計較心做一切自他兩利的事來服務人群,令行者能成就心靈清淨自在。

六度萬行以布施為首,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當我們在捨下任何事物之同時,內心不求回報,不思功德多寡,才能達到慈悲喜捨、無畏布施之意義。

六祖壇經云:『見性是功,平等是德。』而上人常要弟子們深思靜悟反觀自性,體悟內謙外讓無畏施捨是真功德。佛陀割肉餵鷹之故事,其慈悲大愛、忍辱離相、無我無畏施之精神和護念眾生之心懷,令人深思和感動。

上人常開示弟子:『要常行慈悲、無畏施捨,才是真布施。』如同菩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能容天下一切事,才能向道精進。要能捨、能容、能覺、能行是菩薩行,教導我們效法觀世音菩薩慈眼視眾生,學習菩薩以無畏、無私之精神和人格超越自我,救度苦難眾生。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要時時攝受這一顆清淨心,對人、對事及對物的一舉一動一念之身形顯露,都要以清淨真心相待。別人不願做的事,我們也不計較,以無怨無悔的心量來作事,這也是由「本我」轉為「超我」的好方法,以大無畏的精神在「行」中反觀自性,藉以覺悟自性之本源,在「行」的當中體解大道,就像佛菩薩從苦行之中業障盡除沒有苦惱,故做任何事都能清淨自在。

修行是從執事中去磨練,在工作之中要能吃苦、能耐苦,藉事練心來降伏「妄心」,心若清淨就有精神,做起事來也有活力。更以無計較、無分別的心量布施自己、奉獻一己之力,啟發「自性」,淨化一切業障,才能出離六道。

當我們生起了計較煩惱的心念時,就要時時提醒自己反觀自性。不要任由妄心所趨,妄念所縛。上人的教導:菩薩是要做眾生的牛馬,簡言之:要成就菩薩果位就必需利益所有眾生,以眾生苦為自己的苦,引導他們離苦得樂,隨順眾生之需要而做拔苦予樂之無畏施,那裡有苦難的眾生,菩薩就要往那裡去,為的就是度化眾生的工作,這是菩薩布施之大無畏精神。佛陀讚歎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感召無量無邊眾生學習地藏王之大無畏精神。修行人當牢記要學習以佛陀的人格精神去超越我們自身慧命,勿以人我是非做計較。人身難得今已得,人生更是無常迅速,一期的生命很短暫,故應及時把握當下,常行慈悲之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是自利利他之首要功夫,利益一切眾生才不枉此生。

上人常開示弟子:如何行六度萬行?囑咐弟子要達到六度萬行之意義,也就是要有三輪體空之精神-沒有所布施之對象,沒有能布施的我,沒有布施之物品。上人常說行菩薩道之人,要以金剛經所云: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教導我們如何以金剛經教義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行六度萬行之時,內不見自度的我,外不見被度的眾生。上人句句開示都在提醒我們,學習菩薩大無畏之精神來超越自身的境界。眾生原有的如來覺性,經過啟發後也是與佛同等,不生不滅,清淨無染的自性。

感嘆年復一年生命的流失,而世間無常正是警惕自己要及時做利益眾生的工作,提醒自己要勇猛向道精進。行解上人所開示之無上妙法,了知一切順境逆境都在因緣中;順境來時不起貢高我慢之心,逆境來時不起瞋恨怨妒之心。一切順逆皆是考驗,就如上人法語所云:『運在心中,動在境中,化在緣中。』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也無有一物可執著。人人只要降伏自己的妄心與執著,深悟上人開示之妙法,深信玄空法門能讓我們出離六道之苦,若能力行玄空妙法,相信大家都能修得萬德圓滿。◎法見證常覺(45期9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