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精神和真諦 行菩薩道 拔苦與樂 

「好事應如花香,隨風愈傳愈遠。」朝陽慈善功德會的志善工作就如這朵朵芬芳的花,如這陣陣和風般,讓坎坷的環境得到幫助,讓受創的心靈撫慰安住,不再煩燥無助。

每一天都是歷史,前一秒鐘的一個動作、一句話、一個決定,都會成為未來一秒鐘的歷史。朝陽的慈善志業、義工們的行善腳步不曾停息,然而朝陽慈善功德會發展重點為『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的深度化』。

人生四大苦中,以「病」苦為最;朝陽積十多年救貧之經驗,發現「疾病是痛苦的根源,也是貧窮的由來」,為減輕個案同修戶的病苦,朝陽慈善功德會各分會皆以不定期、不定點的方式到鄰里查訪孤苦無依的眾生,並給予及時溫馨的救助,解決受助者當前的窘境。

劉○洞同修戶民國七十年四月十四日生,家住台南縣永康市,民國八十六年二月間,也是他正值十六歲青春飛揚的人生階段,不幸發生車禍,導致嚴重腦部水腫及頸椎損傷而四肢癱瘓成為植物人。奶奶洗腎,父母離異也離家,唯獨靠姑姑打零工扛起經濟拮拒的家庭重擔,龐大的醫藥費和日常生活費壓得讓這戶人家喘不過氣來。

本會以救濟貧困、急難等對象,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精神,適時地提供需要幫助的十方眾生給予人道上的救援,使其免於生命財產之恐懼。

社會上很多人誤解了佛教,以為佛教是迷信、是拜拜求解脫的消極行為。其實佛教對人生而言,是一種精神上最大和最徹底的教育,可惜一般人對佛教的不了解及偏見,無法真正深入理解和接受佛教利益眾生的真義。歷史上幾位偉人的真知卓見能使見聞者心生歡喜心,才能聚集群眾,創立宗教。大體而言,宗教的創立是為了利益群眾,令娑婆眾生離苦得樂。對於宗教,我們可以粗略了解其教義,否則一味的排斥宗教,也會導致不快樂。

眾生皆因無限的追求而有欠缺,所欠缺的不只是物質上也有精神上的欠缺,因為欠缺才會產生痛苦。貧者欠缺物質,給予物質的濟助,幫助他的生活;病者,幫助他就醫;不過有的人是欠缺精神~心不滿足、心有煩惱。像這些精神惶恐不自在的人,要給他什麼呢?給他佛法,傳授智慧提昇他。如果能把佛教的精神,讓社會人士接受,讓佛教生活化,相信大家必能過著快樂、祥和、自在的日子。◎陳聖華(48期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