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相 實心 實道是菩薩行

在現今的社會,我們要接觸到佛法是很容易的,只要我們打開電視或媒體,不管是文字或是影音的開示等等,都隨手可得。因此許多人都說他有在修行,而且都接受哪一位法師或是哪一個法脈的教化,但修行必須要去認定目標與次第,所以法一就以簡單的思維來闡述實相、實心、實道這樣的修行次第。

實相

修道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了解到底實相是什麼,在《大方等大集經》中云:「無住者即是一切諸法之性。一切諸法若無性者即是實相。實相者:非常、非斷名畢竟節。若有能見如是等節,當知是人不流不散。不流不散即無生滅即是涅槃,即是實知一切諸法。」先講無住就是諸法的本性,因為一切諸法都是因緣和合之法,不管是正報或依報都一樣,因為上人開示說:『生命本不動,但,為什麼我們會動?都是因為業障牽動我們的生命。』所以正報隨業障而動,依報又隨正報而生,所以根本沒有一個法是常住的。又說,如果我們能通體透徹一切諸法都無自性,那麼這就看到了諸法的實相。而要了解「實相」許多人都以為遙不可及,其實在我們身邊時時刻刻都在顯現。全真上人告訴弟子們說:『諸法的實相就是空相;空相就是諸法的實相』,我們在這個生存的空間中,大到六道洪輪,小到一念,這些法的展現都是如《金剛經》所說:「夢幻泡影」,應該要做如實的觀察,這就是要教我們把心跳脫於外相上的差別,而能真正了解這些方法的內在形成力量,是何驅動?又該如何還滅,所以修行的第一步,先要看清一切法都是無常與空的,這樣才能在境界中不動。

實心

既然知道諸法的實相是空相,接下來就是要應證這樣的法,也就是回歸到一切方法的源頭,如《八大人覺經》中說:「心是惡源,形為罪藪」。萬法由心所造,而後再依形而顯,所以成就一顆實心,就能成就無上之法。而到底怎麼做呢?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云:「非於心內見有菩提,亦非離心見有菩提;非於菩提內見有實心,亦非離菩提見有實心。」 這就是色與空的內證因緣,因為並非在心內有一個菩提心,也並非離開這個心可以找到菩提心,為善之舉彰於外顯於心,內外皆不著,就如全真上人開示的:『法無我著,行無我見,真妄無住,來去自如。』真與妄都要無住於心,這樣這顆心就能自由自在,隨處吉祥。

我們通常形容一個實心的物體,會說它是一個紮實的東西,但在這裡並非是如此,反而是指一個充滿空間的物體,因為有空間,它才能裝載萬事萬物,因為無我才能成就實我,所以《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中說:「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花,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花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如果我們一直用自我來思索,老是想著我在修道,我要證道,我修大乘法,我要成佛等等,這些都是在六塵的妄想執念中,沒有實心。就好像空花水月一樣,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去思維佛的境界,就好像空中生花,又想結果一樣,根本只是在妄想,根本沒有這樣的方法可以去成就無上之法,所以很多人修道多年,都還只是在外相上分別。何者為正?何法能證?這樣都像是想要在菩提中要見到實心,是不可能的,所以《金剛經》中佛陀才會告誡一些阿羅漢說:『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因為『實無有法名阿羅漢』,所以根本沒有一個心叫做菩提心,當然也沒有一個實在的菩提心可得,應證這樣才是實心。

實道

如果可應證到實心,就是真心顯現,而時時都能在真心的狀態裡,就是證得實道。在《大方等大集經》:「若法有性即如實智。如實智者,知一切法本無今有已有還無。出時滅時無所繫屬,從緣而出從緣而滅。以是義故名之為道,斷是道故名為菩提。」所以如果要說這樣的方法有自性,就是依智為性,因為三世諸佛皆由般若而生,所以我們一直修行要成就的是我們的智慧,因為這些智慧是由自性所生,這就是妙有,但是一直修一直修,就是在修道,好像有一個修道的目標,最後還要徹底斷掉你是在修道之想及過程中所成就的智慧,這樣才是真正在成就菩提道,無得才是大得,求而無求,行而無行,才是實道。

所以《過去現在因果經》:「一切諸法本,因緣生無主,若能解此者,則得真實道。」一切諸法的本性,是因緣所生,是沒有自主性的,如果可以如實證得這樣的道理,就是真實之道,這樣的人能成就不流不散之法,不流於業力,不散於萬緣,真正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

因為法一修行未深、佛道未證,對於體悟的佛法尚是淺薄,僅將實相、實心到實道,由觀察外界的真實相,到內觀修證的實心(佛的真心),最後捨去一切成就之法,就是真實之道,不生不滅的佛道。最後祝福大家早證實道,回歸佛陀路,清淨光明佛!◎法一證常源(99.1.1第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