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小為大 無得大得 是菩薩行

為什麼說「能小為大」呢?先舉修行上應該成就的悲心而言,在《大方等大集經》中云:「如是大悲捐捨己身出如來身。……如是大悲自捨己樂出與他樂。如是大悲不與他苦出不焦熱。如是大悲能令眾生捨於重擔出堅精進。……如是大悲覆自功德出顯他功業。…如是大悲出捨所愛物。…如是大乘諸悲出於大悲。以是因緣故名大悲。謂大悲者。必定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諸助道法。為得自然無師智慧。營他眾生所作事業。精勤專著如修己務。以是因緣故名大悲。」所以,要不斷放下自我的主觀與知見,這樣才能成就真正的悲心,而能夠以眾生為一切思惟的主軸,這麼持續的縮小自己,雖然言之為「小」,卻只是肉眼所見之差別相,因為能做到這樣,反而他的心是無限寬廣的,是極「大」而無邊的,而一般是做不到的,需要成就極高的智慧才達到。所以:《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中言:「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大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因此,我們常說修行要福慧雙修就是這個道理。而全真上人常說:「下下人有上上智。」這句簡單的話就道出修行的極致,因為自己可以當下下人時,就是在修福報,這都是為眾生而做的,任何眾生有需要,他就聞聲而至,依肉眼看,好似是任人差遣的下下人,卻是充滿悲心的觀音化身。要能夠做到這樣,若沒有成就法眼與慧眼是做不到的,我們會用知見去分別想做與不想做,這樣是做不到圓滿的,所以能夠這樣做到,又好像是睿智的文殊化身。而另一個角度來說,對於自身以外的一切人,我們也不應起「下」與「上」的分別想,因為那是自己知見所生的心,進而產生對他人是上等人或下等人的分別,這樣是得不到一切修行的啟示與智慧,更何況有些菩薩專門化身成「下等人」,來破我們的執著,成就我們的智慧。

就像我們的上人都自稱他:「不做名僧、也不做高僧,他只是一位農夫。」這是真正做到了無諍三昧「與名無諍、與利無諍、與恭敬無諍」最後一項與「恭敬無諍」是最難的,但是上人說:「我就是做了很久的下人,今天別人才稱我為上人」,既是如此就表示這份心的自在,以及上、下的無分別,一切平等的境界,所以雖看似小器卻是大量,「能小即為大」。

降伏貢高我慢之後,又需成就另一個層次,當了解這個方法以後,連想要得到「無諍三昧」的念頭都沒有,也沒有菩提果可得,佛果可證,在妙法蓮華經中說:「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如果認為有得與有證,他一定畢竟未證與未得,在《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中說:「實無有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所證悟得大菩提。若證法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摩納婆。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無所得故。然燈佛與我授記。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所以要畢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一定要以無所得才可以真得。故《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云:「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學般若波羅蜜。當得薩婆若。以無所得故。」又《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復云:「佛因般若波羅蜜得一切法不生以無所得故。以是因緣故。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能示世間相。」佛陀就是因為成就了般若波羅蜜,所以一切法不生,達到真空狀態,也因為這樣的因緣,所以三世諸佛都因般若波羅蜜而能夠在世間演說種種的方法,這就是妙有的作用,可以讓眾生離苦得樂,成就無上菩提。

既是如此,再回過頭來,到底佛的心是一切法不生而卻能生一切的法,究竟是何境界?全真上人就將佛的心比喻成鏡子時,所有一切萬緣就像「來應去淨」一樣,來的時候,心與境中物相應,物去時沒有留下任何影子在鏡面上,也是「來應去靜」一樣,來時相應,去時歸於寂靜。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才說:「若菩薩摩訶薩聞說般若波羅蜜時不疑不難。當知是菩薩摩訶薩行菩薩道。行菩薩道者救一切眾生故。心不捨一切眾生。以無所得故。是菩薩常應不離是念。所謂大悲念。」因為菩薩的心從不捨離眾生,「只為救渡眾生」的心充滿而不滅,這也是因為菩薩無所得故,所以才叫做大悲。那為什麼有大小之分呢?都是因為眾生對於法的體悟有深淺之分,而對於所成就的智慧、與所降伏的無明有差異,簡單講:就是對於佛所說的真理並非徹見,法的歸處不清楚的緣故,因此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說:「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有二種智。一者小智二者大智。小智施者為求人天二乘解脫。如是施者但名布施。不得名為波羅蜜多。大智施者心無所得。無所得故得佛菩提。如是施者名檀波羅蜜。以是故知檀波羅蜜從智慧生。」這也是《金剛經》中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所以才有「佛以一音演妙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的大與小,菩薩與聲聞之分。

所以「能小為大」的條件就是要「無所得故」,才不會有大與小的分別相,而「無得大得」的道理,更是成就「能小」的智慧與「為大」的歸處,因此才說「能小為大、無得大得是菩薩行」。因為法一修行未深,佛道未證,故對於佛法的體悟,只是大海的一瓢,渴望大德賜教,感恩!阿彌陀佛!◎法一證常源(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