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境則真 入世之功是菩薩行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中云:「善男子云何菩薩於自境界。清淨如佛境界。善男子佛境界者無有境界。離於境界一切清淨。彼菩薩由自境界及佛境界悉清淨故。而淨眼境界即佛境界。亦無佛境界。及眼境界。無近無遠。何以故。遠離境界。與佛境界。亦無遠離境界及眼境界。其耳境界即佛境界…其鼻境界即佛境界…其舌境界即佛境界…其身境界即佛境界…其意境界即佛境界…亦無遠離境界及意境界乃至蘊處界十二因緣。亦復如是。善男子若菩薩入佛境界。遠離境界一切境界。若自境界清淨平等。是即名為入佛境界。如是六種境界所有影現。彼皆入於諸佛境界。不生取著悉遠離故。如是如來境界無有染礙。一切境界不染不礙亦復如是。善男子如是解者。是為菩薩成就隨入佛界清淨自界清淨。」到底菩薩如何修入佛的境界呢?因為佛的境界無有境界,離於一切境界就會清淨,所以當菩薩達到眼、耳、鼻、舌、身、意境界中,能遠離境界與佛境界,乃至五蘊六處十八界十二因緣等,也是如此清淨平等,即是入於佛的境界,不生六種境界之相,不生取著之心,於一切境界不染不礙,這就是菩薩成就隨入佛界清淨而自界清淨之心。所以對於所有外塵境界都不產生內在作用而有取著之種種心,才能歸於真正的清淨。因此上人常說:「佛的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來則相應去則寂靜。」來應去靜,不著不礙於諸法,既是如此,要修至佛的境界,並非在於所存在修行的山有多高、景色有多宜人、人煙有多稀少、多麼的苦參敝履,而是在於修這顆心。

因此全真上人開示一首偈語說:「修行不知進或退,經典看過沒幾回,山林當作佛世界,硬把生命白浪費。」如果我們修到最後是躲在山林裡面,好像每天精進用功,卻又不在真正的外緣境界上淨化,出離界相之俘。那麼我們即使修到類似清靜的境地,仍是幻像假想,不是真正的清淨,所以常常在山林修得很好的道人,當他發願要渡化眾生之時,卻發覺眾生難度,只好又回歸山林,終究還是一盞青燈伴古佛,這樣即便成就也只是自了漢,何況還有一個「我」不想接觸的境界,「我」不想觸碰的事,以及「我」不想關懷的眾生,以為清淨的佛世界就在眼前,卻把好不容易學佛的因緣喪失了,又白白浪費了這期生命,實在是可惜啊!

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中說:「善男子甚深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緣不捨不受。正住觀察而無照相。行斯道者如虛空故。法相如是有所得心無所得心皆不可得。是以般若非即五蘊非離五蘊。非即眾生非離眾生。非即境界非離境界。非即行解非離行解。如是等相不可思量。是故一切菩薩摩訶薩所修諸行。未至究竟而於中行。」我們在學菩薩道至未成佛的這個階段性因緣中,在甚深的般若妙智中無知、無見,不行己思之事,不緣我執之見,不行、不緣,不受果海之相,又不捨因緣之源,不捨、不受,正住觀察而沒有在一切法相上產生前後與得不得之心,因為般若不由五蘊生卻又不離五蘊生,因為真空出妙有,妙有解真空,假中含真,真中見假,這些都是不可思量之法,但卻是所有菩薩修行必經的體證,一切都行乎於中道,而不偏於諸法對立的兩端,這樣才是真行菩薩道也。因此《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才說:「善護諸根修靜慮,常定不著於有情,等引平等度世間,於內於外常安住,不依於蘊及處界,遠離境界住寂靜。」所以,修行不是找一處寂靜之地而修寂靜之法,應於非寂靜之處才能成就寂靜之法,若不如此何來「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之說,更無「煩惱即菩提」之法,只知「觀空」,卻不知有一觀空之念及一觀空之境,這一念一境就無法達到真空。所以上人常告誡我們:「道在難處成,佛在難處證。」因為若不敢面對外境,就無法真正承擔如來聖業,正因如此末學法一也有一偈體悟:「道人欲搭順水船,如魚游網戲淺灘,行者能證逆人法,臨霜方知葉耐寒。」希望與大家共勉!

而到底我們應該如何行菩薩道呢?在諸多的經典中可看見,例如:《佛說法集經》中云:「復次善男子。菩薩於惡眾生生柔和心。於憍慢眾生生恭敬心。於諂曲眾生生質直心。於稠林行眾生不生稠林行心。於不修行眾生生救度心。於無慚眾生生於慚心。於無愧眾生生於愧心。於邪論眾生生不怯弱心。處於大眾不生怖心。世間之法不能染污。一切諸魔不能破壞。外道邪論不能降伏。於所尊者生敬重心。常於師長生供養心。於多聞者生奇特心。於得禪定者生希有心。於黠慧者生深行心。於諸法師生如愛敬佛心。於諸菩薩生歸依心。於諸如來生究竟心。於如實修行者生堅固心。於一切煩惱不驚不怖。不證涅槃起大慈悲行世間行。為度眾生不以染心說法教化。而常遠離一切供養恭敬故。遠離顛倒心。以如實知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故。具足解脫心。以能遠離境界故。成就如實生。」一切的方法都是為成就這顆心,而不是成就一個外在的佛國世界。經中常說:「心淨則國土淨」、「心淨則眾生淨」,所有一切心都因遠離境界而生,那麼就能真正成就無為的如實之法。因此「離境則真,入世之功」就是證得無上之真實,用於入世渡眾之功行,將出世之真義,化於入世之功用,將出離境界之真道,提升共業之功德,應以小向大,依大回小,大小融通,一切無礙,如此即是入於佛之境界,滿虛空遍法界,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悟到以明心,做到已見性。」而非紙上談兵,說空卻反不空,共勉之。◎法一證常源(101.10.01 第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