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法一 空有無二是菩薩行

《大寶積經》中云:「爾時五百比丘問文殊師利言:文殊師利,我等云何修行?文殊師利告諸比丘言:汝等應如是觀,無一法合、無一法散、無一法生、無一法滅、不受一法、不捨一法、不增一法、不減一法。若如是行,於法無得,無得則無去,無去故無來,無來則無去。比丘是名無來、無去、無住、無不住。」到底一開始修行之路該如何走呢?在此中文殊師利菩薩告訴出家眾,應該做「無一法之合、散;無一法之生、滅;不受、捨一法;不增、減一法」,如是的觀察,也就是說一法的生成是不孤起的,如《金剛經》中說:「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所以沒有一法的和合與分散,何況「萬法因緣所生」。既是「緣起性空」,法的本體是空,那麼何來生?何來滅?何時才稱為生?又何處才可說其滅?而「法」依循著因果法則而流變,並非我們不願意受就可以不受,而要成就菩薩道也是需要法的成就與滋潤。所以不受一法也不捨一法,不會執著一法卻也要一法,而此法在聖不增,在凡亦不減。在佛國淨土中何需佛法,但在「凡夫地」若沒佛法,無法成佛。況且《金剛經》中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如果做這樣的觀察,而且行在這種真理上就是於法無得,所以無去、無來,既是如此於法上無住亦無不住,當下自在。

因此上人亦開示一偈云:「一法遍地弘,無字法界通,真心能感動,無法又無空。」「無」字法界通,包含了無礙、無邊、無際、無住、無念、無境、無去、無來、無生、無滅、無受、無捨、無增、無減、無願、無法等等,只有真心佛性,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說其無法卻非空,說其無空又非常有,故不住空、有,卻是空是有,無空無有就一真心真乘真性,空有不二,空有無別。

《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無有一法修菩薩行;無有一法滿菩薩行;無有一法教化調伏一切眾生;無有一法供養恭敬一切諸佛;無有一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成、今成、當成;無有一法已說、今說、當說,說者及法,俱不可得;而亦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何以故?菩薩求一切法,皆無所得,如是出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於法,雖無所得。而勤修習增上善業,清淨對治,智慧圓滿,念念增長,一切具足。其心於此,不驚不怖,不作是念。若一切法,皆悉寂滅,我有何義?求於無上菩提之道,是為第十如山增上心。」在經中共開示了十種方法來增上心,其中第十個如山增上心就教大菩薩要做如是的觀察,無有一法修、滿菩薩行,亦無有一法教化調伏一切眾生,亦無有一法供養恭敬一切諸佛,亦無有一法於無上正等正覺中包涵著過去、現在、未來的說者或成就者,因為菩薩求一切法皆無所得,才能真正生出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對於一切法雖無所得,卻將具足一切智慧圓滿,但如果認為一切法都是寂滅,那又對於我有什麼意義去求無上菩提之道,換句話說,有法不著法,是空不著空,才能於真空中生妙有之作用,在妙有中有不入無住的真空。然《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亦云:「然一切法自性本空無生無滅,緣合謂生;緣離謂滅,實無生滅。性非無故不可說生;性非有故不可說滅。是諸菩薩於一切境。無有一法不通達者。修行此智波羅蜜多。二乘外道不能掩蔽。以智觀察從初發心乃至涅槃皆悉明了。能以一法知一切境。達一切境不離一法。所以者何。真如一故是諸菩薩修此智時。不見能修及所修法。無二無別自性離故。」所以法性本空,非無非有故不生亦不滅,不見能修與所修之法,無二無別,空有不二。

上人開示說:「三世諸佛由般若生」,在《大寶積經》中云「菩薩摩訶薩成就一法,則能攝受汝所問法及餘無量無邊佛法。何者一法?謂菩提心及備信欲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一法則能攝受無邊佛法。」菩提心信欲具足即能成就攝受無邊之佛法,一法能生萬法,所以上人曾說一偈:「無我不證六道牽,慈悲不證道甚遠,一師一法圈是點,一法一師點是圈。」特別是點與圈的比喻,但是究竟何謂信欲具足呢?《大寶積經》:「佛告舍利子。信欲具足者。是謂堅實不可壞故。是謂牢固不可動故。言不動者無蹶失故。無蹶失者能善住故。能善住者不退轉故。不退轉者觀眾生故。觀眾生者大悲根本故。大悲根本者不疲倦故。不疲倦者成熟眾生故。成熟眾生者善知自樂故。善知自樂者無希望故。無希望者不染資具故。不染資具者為眾生依故。……」就是堅實不可壞,牢固不可動,無蹶失而能善住,而能善住者就能不退轉,不退轉之人必定觀眾生而生大悲,既生大悲心就不疲倦,更而能成熟眾生善知自樂,一直到能夠內離垢而外善清淨,這樣即是菩提心信欲具足,堅實難壞。

所以上人說萬佛法一,「一」可以代表「般若」、「圓滿」、「慈悲」、「平等」、「清淨」、「光明」,又例如一句「阿彌陀佛」代表「無量光」、「無量壽」這也是「一」,又如有師「出廣長舌相」即代表表達之圓滿相、言語之圓滿相、莊嚴之圓滿相等,無明解脫見到真性也是「一」,所以「不二」就是「一」,每尊佛都是依此而成就的。如同近日文物二館諸多大德捐贈的千年古佛及菩薩,為度一切眾生而起的方便,上人就寫此開示偈:「敦雲龍足集一處,玄空法寺現當時,正等正覺弘如如,古佛今佛念念無」。不管古佛或今佛或未來佛都是在弘揚清淨光明之法,既是怨親平等又是覺性圓滿的成就,卻是念念無著,以無念之念念傳念,以無境之境境傳境,「有」是「一」,「空」是「一」,可說殊勝無比。所以「萬佛法一,空有無二是菩薩行」,亦是「一」;若能在有法可依的道場修行,是「一」是我們的機會也是我們的福報,珍惜這份善緣與福氣亦是「一」,祝福大家都能廣度有緣,早證菩提。◎法一證常源(103.04.01 第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