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一切 隨緣非業是菩薩行

大智山玄空法寺開山方丈全真上人法語偈云:「放下風雲清,隨緣天地晴,自在已無因,因果已道盡。」放下是因,隨緣是果,隨緣是演化之相,自在是性地之體,不管業風愁雲之翻騰覆蓋,都在光明的天地間隨緣化情,即使面對因果業力,亦可有超脫的智慧不造新殃。所以上人又說:「如果我們不能放下一切,有一天一切會放下我們。」我們一出生就開始接受「想要」的教育,一直不斷做慾念的培植和比較高下的心,常常大家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的志願」,你想要去做什麼?這個目標一確立後,就開始在福報具足與不具足的當下,造成上或下的差異,有高興有痛苦。因此,開始產生種種的計較之心,慾念更從一化成千百億之多,一就變成了一切,什麼都要、什麼都貪,只要認為有好處的都想要。我們綜觀自己的周遭擁有了許多「想要」而「不需要」的東西,但是上人告訴我們:「有一天一切會放下我們」。難道這一切的人事物,就為了事後的被放下而於今日爭奪不休,真是苦哉!愚哉!殊不知「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我們想擁有的一切就是這麼的不真實、不長久。

而「一切」在《法王經》中云:「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諸法若然。一切眾生應於一身一心一世界能入一佛世界。一佛世界能入遍滿虛空一切佛法世界。佛告虛空藏菩薩。善男子。如是如是。一切世界入一世界。一一世界有一一蓮華座。一一蓮華中各有一如來座。一一如來身充滿一切世界。示現一切世界皆悉虛空……。一佛身充滿一切世界。一一佛妙聲亦充滿一切世界。一切世界皆隨所應無不聞解皆為歡喜。諸行者知法在其身中。不應而於他方一切世界之處而心佛身。應於一心一世界處而求佛身。於一身中能生一切身。於一切身中能生一身。」

其中「諸法若然。一切眾生應於一身一心一世界能入一佛世界。一佛世界能入遍滿虛空一切佛法世界。」佛菩薩的一切是於一身一心一世界中,教化應運於一切眾生,使其入於一佛世界,並能遍滿虛空一切佛法世界之中。上人也常說「放下一分的無明,就能成就一分佛的報身。」所以要放下一切,才能入於一心一世界中,如經中所云:「不應而於他方一切世界之處而心佛身。應於一心一世界處而求佛身。」上人更說修道者首先應有三心即是「慚愧心、懺悔心、慈悲心。」如是三心皆是為了「放下一切」,都是內觀之心法而發露,說是三心亦實為一心,無我、無法,當下直心。

然而放下一切,並非歸於什麼目標都沒有,渾渾噩噩過日子,不要認為既然一切都是無常,那何需努力?何需逐夢?這是錯誤的想法,應該要積極去面對。所以「執有」、「執無」都是不如法的,反而是在面對一切善惡因緣當中都能當下自在,雖然都是善惡業的展現,卻不為善惡業所牽絆,跳脫於受業的思維。在隨緣中,心不隨業轉,所以「放下一切,隨緣非業」是一種心的成就,不落空、不落有,不執空、不執有,不思善、不思惡,即是隨緣而不隨便,放下而不放棄。我們的想法意識就如《注大乘入楞伽經》中云:「諸識有三相謂轉相、業相、真相。……言真相者。如來藏心在纏不染。性自神解。名自真相。根本無明起靜令動。動為業識。即是賴耶極微細相。名為業相。轉相者。依前業相。轉成能緣及所緣境。生七轉識。同名轉相。又從靜起動名之為業。從內趣外名之為轉。如來藏心不可增減。名為真相。亦名真識。然雖三相名殊。同是一心隨緣不變之二義也。謂真心不變即隨緣。故名轉相業相。以隨緣即不變故名真相。論云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是不變即隨緣也。又云雖有染心恒常不變。是隨緣即不變也。」為方便而說,將意識分為三相:轉相、業相、真相,但後說三相名殊,同是一心隨緣不變之二義。而「真心不變即隨緣」,所以轉相業相也是隨緣之相,既是隨緣不變也稱真相,因為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所以能「不變」才是「隨緣」,既是真心隨緣,當然業相轉相皆同真相。所以,受業卻能隨緣不變,那麼亦同於非業;但「非業」並非指否定業力、業障,而是真心不變的隨緣自在,受業而不受業絆,視之非業。

當面對生死大事之時,曾經有大德說:「來是偶然,去是必然。」因為造了種種業,來於人道,卻要面對「生老病死」,所以往生是必然之路。而上人說:「來是因緣,去是隨緣。」這是一種生死自在,當下解脫的心境,因為「因緣」所以來了人世間,因為「隨緣」,所以去時自在,時時都在自在中,都在當下裡,不管何時何地要「去」,都已做好準備,即使「生老病死」是業,都能「隨緣非業」,放下一切,自在無礙。祝福大家都可以「歡喜做、甘願受」,無罣無礙,成就「一心一身一世界」之淨土,清淨光明佛。◎法一證常源(103.07.01 第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