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圓圓說(4)

專題主講人:法宜師父

大智無圓笑談中 大悲無邊三界濃

有情無情自性空 無色無空法界弘

因此,上人開示:「大智無圓笑談中,大悲無邊三界濃,有情無情自性空,無色無空法界弘。」大智無圓笑談中,對於修行人真的是當頭棒喝,一語驚醒夢中人。因為在每天的人事物中,一旦失去慈悲、失去和氣、失去圓融,當下就不圓滿了。當你惡緣已結,何來圓滿?誠如上人開示的:夫妻吵架,吵贏就是吵輸。因為你為了贏就會吵,一旦吵了起來,家庭還有和氣嗎?還有幸福嗎?全部消失殆盡!請問你當初為了贏而吵,可是最後你贏了什麼?這是眾生的盲點。同樣的,當我們為了求圓滿而失去慈悲、失去平等心,那我們的圓滿何在呢?!

上人說:眾生就是自認為是對的才會去做,你要說他不對,他不一定能接受;你要如何讓他接受,才是圓滿之處。所以今天不管你要說什麼,重要的是對方聽得下,願意接受,可以與你溝通商量,這就是笑談中。所以大智無圓啊!並沒有哪一個方法代表圓滿,也沒有哪一句話一定可以說,只要是圓融當下的氣氛,圓滿還需用言語表達嗎?一切盡在不言中,這就是無圓圓說。

上人說:既然你認為這個團體不好,又看得這麼清楚,更應該發願留下好好幫助這個團體,這才是修行!「圓」是把不圓的地方化成圓,而不是固定一個圓要框住限制別人、排斥別人,也讓自己產生執著,這是死法。法不能是死的,要活用。「活」就是智慧的展現,「死」是執著的開始。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說到這,或許有人會覺得是否是在否定「圓滿」,如果你們有這種感覺,那是法宜表達不夠好,絕非是否定圓滿的存在。如果法宜真是在否定,那也只是呈現法宜的境界尚未圓滿,並不會去否定佛所說的真理。如同上人說過的:從否定中得到肯定。因為眾生的質疑、毀謗、愚癡而產生對佛法的否定,更是突顯佛的境界並非一般眾生所能理解的。所以上人說:佛明瞭一切眾生的心,而眾生是看不透佛的一言一行。《金剛經》第七分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佛所說的圓滿,是圓滿眾緣,而在圓滿眾緣的過程中要能夠隨順眾緣,先順再調。曾經有人看到上人在跟黑道大哥講話的時候,他說怎麼覺得上人以前好像也有走過這條路。也有人說上人一點都不像上人,也有人說上人有時候看起來很兇,卻有人覺得上人很可愛很慈悲。誠如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提到:「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所以你說,圓滿到底在何處現呢?

鬱鬱黃花般若經 青青翠竹自清淨

萬物有情天地迎 大小圓滿是大乘

一般眾生常常會有一個念頭,我不喜歡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那跟我的個性不合。我們會給自己一個形象,自己認為好的、對的、莊嚴的形象,自己認為是圓滿的形象。然而這個自己認為所謂的圓滿的形象,難道不也是把不在這個圓之內的眾生排除在外?所以上人開示的:「離境則真,離真則淨,離淨則性,離性則盡。」這個「離」即是上人要警惕我們,千萬不能被任何一法綁死自己,才能無圓即是真圓,真正善盡有為而成就無為。所以圓滿在哪裡?不是在我們的心裡,是在眾生的心裡。因為菩薩是以眾生心為心,眾生境為境。只要我們一念轉念,在你我之間沒有隔閡,只有長情,就是最殊勝最圓滿之處。

「鬱鬱黃花般若經,青青翠竹自清淨,萬物有情天地迎,大小圓滿是大乘。」圓滿是讓我們去體會,有體會就沒有誤會,沒有誤會才有智慧,有智慧就懂得人生要「會而不會」,會了之後而不會去堅持產生知見,即是無圓圓說,佛我同在。(103.10.01 第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