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14)

苦的認知與出離

各位人間菩薩大家好,清淨光明佛!

佛陀說人生八大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苦,已經跟大家分享完畢,法安修行未深,佛道未證,並不能做很圓滿的分享。然而,人生多滋味,自己去體會,為何佛陀在演說四聖諦之前要先說明人生八大苦呢?大智山如來聖境玄空法寺開山方丈全真上人,也是我的師公有開示:「順境無道,逆境才有道。」人生就是要藉著「苦」的磨鍊,成就我們的心。心若無法承受苦難,將來又要如何為眾解憂?佛陀在證道之前也曾經修苦行六年,雖然佛陀明瞭單修苦行也是無法證道的,但師公開示:佛陀能夠頓悟人生,六年的苦行功不可沒,這是階段性的因緣。

所以,介紹人生之苦並非要讓我們恐慌或害怕,而是期望眾生「因」了解人生之苦,不再造業,進而成就解脫之「果」,這是「因果關係」。師公開示:「因果最公平,自己做自己得。」人生這條路不管有多坎坷或是如何順遂,都是「因」自己的造作,所以也必需由自己來承受這個「果」。誠如師公開示:「業風吹動生死海,善念不生真不該,因緣果報我還在,善緣惡緣因因來。」當我們知道了人生苦難,我們的心會如何造作呢?是要怪罪於誰嗎?還是覺得時不我與?又有誰能夠像【金剛經】云:「頓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超脫世俗的做法,在苦難中超越一切苦難,從苦難中得到真正的解脫。此意正是煩惱即菩提,由此觀點來說,是不是該了解人生之苦,逃避只會增加日後乃至生生世世的災難,因為我們沒有把握當下成就解脫之道,而是讓苦難累積再累積,造成自己無法承受無法想像的更大苦難來襲擊自己。

因此,真正的修行不只是「求」,求順心、求財富、求平安,都是往外求,還在期望誰能給予我們所需要所想要的。如此只是在「求不得之苦」裡不斷惡性循環。從現在開始可以換個角度、轉念、告訴自己,修行是要探討「因果關係」,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降伏妄念,進而做最大的奉獻,為眾而做,廣結善緣。那麼即使在免不了苦難的人生當中,你會發現你的心靈世界是自在清涼的,你的因果是圓滿的,而你的苦難並不足以讓你走進死胡同裡。

我們不用害怕或擔心苦難的來臨,也不用逃避。要擔憂的是我們用盡一生去求、去逃避,就是不願用勇氣去面對,以智慧去解脫。師公開示:「離於諸相,見於當下,寂於虛空,動於天地。」如果我們執著未破,就會被種種諸相給綁住,無法脫離。師公要我們「離」,即是「不入」。所謂「無住為因,菩提為果」。心的作用是很奧妙的,師公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的心是要載舟能夠經得起考驗,抑或是覆舟被種種災難綁死,端看您的心境在哪?我們都知道站在十樓層與站在一百樓層所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同樣的道理,當你的心境是菩薩境,慈悲充滿、包容充滿、智慧充滿,任何的考驗都無法打倒我們。倘若我們的心境是眾生境,怨恨充滿、比較充滿、愚昧充滿,就是自己害自己,自己騙自己,六道輪迴永無止盡。人生八大苦,離也離不掉。

今天先報告到這,法安修行未深,佛道未證,如有不圓滿的說法,請各位海涵,多多指導。期許這樣的分享能在各位的修行路上有些許的幫助,清淨光明佛。(103.10.01 第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