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16)

滅聖諦

各位人間菩薩大家好,清淨光明佛:

上一回已初步分享集聖諦的涵義,它是一個形成的過程。師公有開示:「一個不如法都是讓自己鋪下災難的道路。」如不如法並沒有標準答案,因時因地因人的緣分不同,方法也不同。只要照著師公所開示的三心不可失:懺悔心、慚愧心、慈悲心常存心中,就能夠讓自己攝受在正法當中,讓我們的一言一行,乃至一念都是在為自己鋪下光明大道。

我們要成就慧眼,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能夠徹見自己的一舉一動將會為自己帶來什麼結果,菩薩懂得苦與集的因果關係。眾生若不能學習參悟「集」的內涵,無法每天內觀自己,也是逃脫不了集的迫害。誠如佛陀說的:「不是不知者無罪,應該說是不知者受害最大。」我們不能逃避、不能懈怠、不能養成壞習慣,因為精進也是集,懶惰也是集,集到後來都是自己受,所以我們該如何改變?該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的言行舉止規範自己。

師公說:「我們人生的劇本都是自己寫的,每天都在寫。」修行要把握當下,一定要修、要趕快修,否則會後悔莫及,這一期的生命就活在黑暗當中。金剛經說三心不可得,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都不可留,要無住。有了過去心就會比較,有了比較就對未來起了妄念,那麼現在就起了無數的貪念,想要用欲念編織自己的夢想,這樣的夢想是華而不實的。因為無法活在當下,生命就流逝於時間裡,我們以為是時間在過,殊不知是生命在遞減。如此的無知、恐慌,只是讓眾生在自己所集的苦難中又不斷集下苦之因。

因此,佛陀說的四聖諦,苦、集、滅、道,最後兩個階段提到「滅」與「道」。滅與道也是因果關係,也就是藉著修行之道,成就菩提之果。讓眾生有法可依,能夠在人生八苦中安住自己的心,萬法由心造,心若不安住,能生出圓滿之法嗎?倘若我們的心能安住當下,就沒有苦與集,也無須滅與道。因為師公說:「不入為因,菩提為果。」六祖惠能大師有一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本身並非果,我們安自己的心其實最後也不是為了什麼目的,那才能真正達到寂靜,也就是「滅」。

接下來就要跟大家分享「滅聖諦」。師公開示:「法喜天地蓮,無住菩提間,大智能方圓,佛證菩薩願。」「滅」是一種心境,一種清淨,然而清淨也不可得才是真清淨。一般人總認為滅就代表死亡,色身的死亡,有生命體的生命終止就是滅。或許很少人了悟到滅的真諦,難道色身滅了就真的完結了嗎?還有無法完結的是我們的業,我們的心識,我們無量的生死都尚未真正結束,也還未滅。那麼佛陀所說的滅究竟為何物呢?

今天先報告到這裡,法安修行未深,佛道未證,如有不圓滿的說法,請各位海涵,多多指導。期許這樣的分享能在各位的修行路上有些許的幫助。清淨光明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