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不離 妙行無量 是菩薩行

全真上人開示:「修行者當具三心:慈悲心、慚愧心、懺悔心。」

先由大慈之相言之,《大寶積經》中云:「復次童子。我今更說大慈之相。童子當知。此慈無量能護自身。此慈如是發起他利…。此慈如是。但見眾生清淨勝德。而不見彼有諸愆犯。…慈力如是。不為一切他所惱害。…是慈力故。於諸眾生等心行施。是慈能離種種妄想。慈為門路。一切尸羅學之所由。…慈為一切智慧生因。由慈無量能聞持故。自他諸品皆悉決定。…慈能濟拔一切眾生。大慈無量捐捨自樂。能與一切眾生安隱快樂。如是無量不可思議大慈之相。吾今略說。童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大慈無量波羅蜜。菩薩摩訶薩。由成就是大慈無量故。觀諸眾生常懷慈善。勤求正法無有疲倦。童子當知。諸聲聞慈唯能自救。諸菩薩慈畢竟度脫一切眾生。童子當知。眾生緣慈。初發大心菩薩所得。法緣之慈。趣向聖行菩薩所得。無緣之慈。證無生忍菩薩所得。童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大慈無量波羅蜜。若菩薩摩訶薩。安住大慈波羅蜜故。則於一切眾生慈心遍滿」。文中特言:「但見眾生清淨勝德。而不見彼有諸愆犯」,且「慈為一切智慧生因」而隨慈之證量有分:聲聞慈、菩薩慈、初發大心菩薩慈、聖行菩薩慈、證無生忍菩薩慈等,所以我們應當以成就大慈無量為標的,於一切眾生慈心遍滿。

而何為大悲之心,引《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復次慈氏。此大悲心有五十種。云何大悲無諂諛故。云何大悲身口相應故。云何大悲無虛誑故。云何大悲住實際故。云何大悲不退轉故。云何大悲了本覺故。…云何大悲積集善根離不善故。云何大悲能滿一切有情所求願故。云何大悲不捨普願住無為故。云何大悲捨有為法故。云何大悲慳貪有情令行捨故。云何大悲能令有情住佛戒故。云何大慈多瞋有情令住忍故。云何大悲懈怠有情令精進故。云何大悲散亂有情令住定故。云何大悲愚癡有情令智慧故。佛告慈氏如是大悲。能令自他一切善根皆得成就。是則名為大悲無量。」

所以大悲心可以不退轉的圓滿一切有情所求願故,並令有情住佛戒故,能令有情眾生住於「心中無非」之「自性戒」中,讓愚癡有情生智慧故,這樣大悲心起,能令自己和他人一切善根皆可以成就,所以大慈大悲是佛說「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中之無量妙心。

慚愧之心又如何云說呢?專引《佛說佛名經》:「經中佛說。有二種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又云有二種白法。能為眾生滅除眾障。一者慚二者愧也。慚者自不作惡。愧者不令他作。有慚愧者名可為人。若無慚愧與諸禽獸不相異也。慚者羞天。愧者所犯諸罪發露向人。是故弟子。今日至誠慚愧歸依佛。」佛經中說修行有兩種身手矯健者,一位是自己不作罪,而覺得若造罪則羞於天地之間;一位是作罪了以後能夠懺悔,而且能將所犯諸罪發露於人。所以有慚有愧者,自不作惡又不令他作,可以為眾生滅除眾障,因此慚愧心當然是修行上求下化的妙法。

如果修行不知慚愧,在《出曜經》中云:「無慚無愧,復好恚怒,為瞋所纏,如冥失明。」就好像在暗冥之中又失了雙眼,常發脾氣,心常被瞋心所纏繞。所以上人常說:「在道場修行中有兩種人,一者禪師;一者阿修羅。」《大般涅槃經》中亦云:「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雖先作惡後能發露。悔已慚愧更不敢作。猶如濁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為清。如煙雲除月則清明。作惡能悔亦復如是。」我們當常常發起慚愧之心,會如同在濁水之中放入明珠一樣,因為明珠的威力而能讓水回歸清澈,如此即能與禪相應,成就智慧。

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中:「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所以能懺從前所有惡業,能悔今後所有惡業,因為永斷惡業,不再二過,才是真懺悔。

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以現行及未現行的種子說,由第八藏識阿賴耶識中譬說:「所謂現行及種子,藏識持緣一切種,如影隨形不離身,一切時中障聖道。近障人天妙樂果,遠障無上菩提果。在家能招煩惱因,出家亦破清淨戒,若能如法懺悔者,所有煩惱悉皆除,猶如劫火壞世間,燒盡須彌并巨海,懺悔能燒煩惱薪,懺悔能往生天路,懺悔能得四禪樂,懺悔雨寶摩尼珠,懺悔能延金剛壽,懺悔能入常樂宮,懺悔能出三界獄,懺悔能開菩提華,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於寶所,若能如法懺悔者,當依二種觀門修,一者觀事滅罪門,二者觀理滅罪門。」若不能發露懺悔,那麼會在一切時中障礙聖道,最起碼障礙人天善道妙樂之果,甚至更會障礙無上清淨菩薩道之果,在家修行的人會引發煩惱之因,出家修行的人更會破清淨之戒行。反之,如果能夠時時如法發起懺悔之心,那麼煩惱盡除,甚而能往生天路、得四禪之樂、延金剛壽、入常樂宮、出三界獄、開菩提華、見佛大圓鏡、至寶所,如法清淨莊嚴。

所以慈悲心、慚愧心、懺悔心,三心不離就能妙行無量,成就無量之莊嚴,大家共勉之!清淨光明佛!◎法一證常源(104.07.01 第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