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佛陀的方法

地點:金門佛學講座 

日期:91年 10月 30日下午8時

玄空寺名稱的由來,是因為我們修學玄空法門。大家能與玄空法門接觸,乃是過去生中曾修行,今世才能延續這個緣份,集結這份善緣,成就大道。

何謂玄空法門?玄空法門是指修行的方法。修行要有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從何處看?從經典、從個人的談話及其願力不退,這些都是修行方法。若是大家都有這樣的願力,保證每個人都可以得道。

先藉由靜坐來攝受我們這顆妄心

當我們在誦經文時,最重要的是要去瞭解經典的涵義,經文蘊涵的作用很廣,大家應把學經文乃至體會經文當做是一種自修。但是很多人卻將它當成賺錢的工具,在這種多元化的社會,法其實已經有所偏差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找一個有法可依的道場來修行,能改變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台北分會長高教授問我:在靜坐時,要如何攝受我們的心,才能達到一心不亂?我藉此機會向大家說明。我將靜坐分為七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數息入定法。我相信道場同修都曾聽說過此方法。數息法,從一數到十,如此重複的數,心就能專於數息也不會亂想。

第二種方法是觀圖入定法。所謂觀圖是指觀想意識中的佛祖形象或是觀世音菩薩的圖畫而入定。為什麼我不講相,因為人會著相,所以我不講相講圖。

第三種是守丹田入定法,我們用注意力守住丹田,眼觀鼻、鼻觀心,將我們的心攝受住,達到心不亂。

第四種是聽音入定法,我們放佛號或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幫助我們觀想佛號,在聽佛號聲中入定。

第五種方法,我們可以持咒念佛號,或是念自己的名字入定。

第六種方法是放鬆入定法。讓自己的身體處在最輕鬆的狀態叫放鬆入定法。

第七種隨息入定法,當我們修行到某種程度的境界後,從心靈發出來的都是正念,所有的念頭也都沒有妄念,那麼我們可以隨著這個意識隨意入定、隨息入定。

為什麼靜坐時要這樣做呢?因為我們無法收回自己迷惑和顛倒的心,這顆心對事對境都無法自在,時常有煩惱、有痛苦。所以在靜坐當中,觀察我們這顆心,把迷失的本性找回來。要從那裡開始才能找回迷失的本性呢?要從我們這顆心開始!人的一念之間,念頭轉動之快速猶如我們在比喻光陰似箭一般,但是我時常對同修說:時間是止靜的,我們不要以為是時間過得快,其實是我們的生命在流失。所以時間並不快,我們的念頭及心思轉動才是快,前一刻的念頭才剛消失,下一刻的念頭馬上生出來,好比大海後浪推前浪一般,浪浪永無止息,所以說要先攝受自己這顆妄心,心清淨念念都清淨。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修行就是為了要讓我們的念頭遠離顛倒夢想,一般人不知道自己的念頭是不正確的。人的業障不重不會墮入娑婆世界受苦,因為業障深重,所以不斷在六道輪迴,一念之間已造成我們來去三世間-過去世、現在世及未來世之因果。那麼要成佛成魔,也是一樣,一念之間能覺悟就是佛,一念之間若是迷惑就是眾生,因此我們要隨時攝受我們這顆心。一念不清淨,聽到或看到的都是從心靈衍生出來的妄心。心中有障礙的人,天地雖寬卻仍覺得窄小,甚至沒有容身之地,因此有人跳海、跳樓。反之,如果念頭清淨、心中無事,就算是坐在一張小小的椅子上、有一張桌子、一張床就覺得很寬廣,心中不會煩悶。

一念覺悟一念善行,就是聖人;如果一念不能清淨,就是凡夫。所以說每個人都必須走修行這條路。怎麼說呢?因為痛苦和煩惱都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別人給予我們的,但是人往往都會認為痛苦和煩惱是別人帶來的。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我常說:別人騙不了我們,往往是自己騙自己,騙來六道輪迴。因為我們的念頭不清淨,常使自己的心念處於貪瞋痴慢疑當中,痛苦煩惱才無法破除,不能怪別人,所以說生與死的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我們能有這番覺醒,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一念不清淨就產生了因果關係,換言之,因果關係就是念頭不清淨所產生的,大家一定要明瞭心念的重要。

因果最公平

因果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了解的,只有具有智慧的人才能瞭解因果關係,我們造什麼因就得什麼果。舉個例子:兄弟打架,哥哥打弟弟,一般人聽到一定會認為哥哥打弟弟是不對的,但是被打是果,我們能否從果的當中追溯到因?有智慧的人會問哥哥為什麼打弟弟,因為弟弟吃喝嫖賭樣樣都會,甚至殺人放火,如此他是否該打呢?也有人說,有些為人父母者對待子女不是打就是罵,不夠慈悲沒有愛心。我們只看到果,卻不知道父母為何要責罵自己的子女?推溯前因,因為他們不懂得上進,這就是因果關係。有些人也會認為身為子女的人為什麼不懂得孝順父母親,不孝是果,推溯前因,因為父母不懂得教育子女,身為父母親專門做一些缺德的事情,如此身為子女的人怎會孝順父母親呢?這叫做因果關係,也是從一念之間所產生的。

有一天,佛陀在河邊為眾生說法時,佛陀的一位弟子叫伽彌尼,他是一位菩薩,他看到眾生過著煩惱痛苦及生老病死的日子,便為眾生請命。他說:佛陀啊!您來幫助眾生,眾生受無量苦,師父您的力量很大,您一定要幫助他們。佛陀對他說:你的身邊有顆石頭,你將之丟進恆河裡,然後帶著這些人求神拜佛,讓這顆石頭浮上來。伽彌尼求很久,石頭就是浮不上來。佛陀說:這就是了,一個人如果作惡多端,念頭不正確,用他的執著及想法去做一些利益自己的事,也不管他人的生死,這種人會有好報嗎?不會得到好報的!即使求神拜佛都無效。作惡多端之後他就墮入三惡道了,就像這顆石頭一樣。佛對弟子講經將近黃昏時,看到旁邊有盞油燈,佛藉機教化眾生並對弟子說:你將這盞燈油倒入恆河中。伽彌尼將它倒入後,佛叫伽彌尼帶著他們去求神拜佛,讓恆河上面這層油沉到海裡去,眾生求了很久,還是沒有辦法做到。一位受到別人尊重與疼惜的人,必定是一位菩薩了,力量非常大,若是有人想害他墮入三惡道是不可能的。反之,害人之人才會墮入三惡道,這就是因果關係。我常說,沒有造煩惱與痛苦的因,就沒有痛苦煩惱的果。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的念頭轉變,不要再造惡緣。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深入經藏是修行的課程之一,剛讀誦時或許經文裡有很多深奧的道理一時無法理解,大家不要因而害怕退卻,就像我們求學問一樣,從讀小學開始到國中、高中乃至大學,要慢慢來,從頭開始,循序漸進,從觀念上開始改變,從行善中得到福報,生出智慧得到解脫。剛開始接觸佛法時,聽不懂沒關係,只要我們認真聽、認真學,一定會有所進展。像現在的電視媒體常播出許多佛教節目,很多法師所說的方法也都很好,但是大家在覺得好之同時,能去體悟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有體悟才會去做、去實行,實行、受用及運用於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之間,才是真正懂得佛法。

平常道理我們聽很多,而且也都懂,但是痛苦煩惱為何還這麼多?為什麼還是無法得到解脫?這是因為少了參悟這個步驟,深思靜悟後有所體悟才懂得去做去實行。我常說:說的人不會得道,聽的人也不會得道,唯有做的人才能得道。因為會體悟的人就是會去實行的人,那麼就能得道。反之,缺少悟、缺少實行,故而不能得道。所以為了日後我們能得道,我們一定要深悟,要發大願力去做,只要願力不退轉就能得道。

道光禪師是一位得道高僧,未開悟前曾問大珠慧海禪師,而大珠慧海禪師是一位開悟的禪師。道光說:禪師啊!平常您用功是用什麼心呢?用哪一份心來修道呢?大珠慧海禪師說:「老僧無心可用,無道可修。」道光聽了覺得很奇怪:「既然無心可用,無道可修,那你為什麼每一天結這麼多緣,集這麼多人聽你說法呢?」大珠慧海禪師說:「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哪有什麼地方可以聚眾呢?」道光說:「事實上你每天聚這麼多眾生來說道,難道這不是說法度眾生嗎?」大珠慧海禪師說:「請你不要冤枉我,我連話都不會說,如何論道呢?」道光說:「禪師啊!你是一個修行人,怎可打妄語呢?明明你就聚眾論道,講道度眾,這些人都在你面前,為什麼你還要打妄語呢」?大珠慧海禪師說:「我連舌頭都沒有了,怎能打妄語呢?」此時,道光已有些領悟了,便問大珠慧海禪師說:「難道器世間,有情世間,你和我的存在,還有參禪說法的事,都是假的嗎?」大珠慧海說:「這都是真的。」道光說:「既然是真的,你為什麼要否定呢?」大珠慧海禪師說:「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以玄空妙法來說,就是要找回迷失的心念,從否定當中得到肯定。

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裡面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是指正確的世間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是指顛倒的世間法。說夢幻泡影這個顛倒的世間法是假的,大家都會相信。如果,把一切有為法這個正確的世間法說是假的,大家絕對不會相信。例如:原本這間房子是你的,卻說房子不是你的,依此類推----若說這個肉體不是你的----說丈夫或太太不是你的等等,你絕對不相信。其實,正確的世間法和夢幻泡影及顛倒的世間法都是由因緣所衍生出來的,是我們一念不清淨造了種種的業障,所以才會在六道輪迴這麼久。

佛陀教化的真理,我們不僅要在肯定中去認識,也要多層面地從否定中去體悟。什麼叫肯定?《心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就是在肯定當中去認識體悟。什麼叫否定呢?《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人本來就具有眼耳鼻舌,為何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呢?就是在否定當中去體悟,從否定當中得到肯定。修行之人對於真理正法,如果無法達到法法相通,則不能明心見性,講出來的法不能圓融,無法完全闡釋「有與沒有」之妙義,說「有」時無法闡釋到「沒有」,說「沒有」時也無法闡釋到「有」,有時候大家會聽不大懂,對於師父所開示的法,每個人體悟亦不同,這是因為各人的智慧與境界而有所差別。

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要時時把握住,發善念善心,真正去瞭解什麼叫做真理?什麼叫做人生的價值?我常說生命只在呼吸間,我們要如何瞭解生命的價值,命終時能帶回去的是什麼?找得回來的又是什麼?還剩下多少?今天大家在此結緣,由我來講如何回歸佛陀的方法,希望能斷除無明,讓內心和念頭皆清淨,才能顯現我們的佛性。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們要如何得證佛陀的方法?

第一點我教大家認識「直心」,因為直心是菩薩的淨土,菩薩要成佛就要有直心、清淨心。直心就是清淨心,念念都能清淨,一般凡夫念頭不清淨,對於所見所聞,不但不能善解,反而將這些事愈搞愈大,不能直心;所以直心是成佛成菩薩的方法之一。

第二點就是「深信」。深信是菩薩的淨土,大多數人都不願意相信別人,只相信自己,因此無法原諒別人做錯事,但是對於自己做錯的事,比較自責的,三天也就原諒自己了,不懂事的,則一小時就原諒自己了,為自己犯的過錯找理由或掩飾或辯論的,更大有人在。例如:有一位醉漢喝醉酒了,回到家無故就打老婆,老婆因而生氣離家出走,老婆還沒回來之前便已原諒自己了,反而無法原諒老婆離家的行為,這就是人的妄心。所以說要能深信佛說的道理才能生出信心,沒有深信心,就會懷疑佛說的不知是真是假,並告訴自己不一定要聽要做。我們常聽人家說:「施比受更有福」,但有幾個人會很爽快、很慈悲的將物施捨出去,這句話大家都會講,但真正做得到的人實在太少了,為什麼?因為無法深信這種道理。我常告訴大家說:「慈悲沒有敵人,對一切眾生要有包容心。」而這句話大家也都會念,但要自問能發慈悲心否?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因為眾生不能深信之故。佛說:「大家只要照著金剛經經文所闡釋的去修去做就能成佛。」眾生卻不相信佛說的話,手裡拿著經典,嘴裡念著經文,心裡卻想著:還是回家做自己的工作好了。因為無法深信而失去了種種機會,所以才會在六道輪迴中受無量的苦不能超越。無法深信真理,亦是不能成佛成菩薩的原因之一。所以說,要成佛成菩薩一定要有深信心,否則就不能成佛成菩薩。

第三點要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淨心,在金剛經裡須菩提問佛陀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我們要如何降伏妄心,讓菩提心常住?眾生的心是妄心,所以內心不能清淨自在,佛菩薩的心是菩提心,因為清淨所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別人對我有不實的毀謗或說壞話,我不會聽進去,怎麼說呢?因為他們都是眾生,既是眾生就會說他人的是非壞話,他不瞭解我才會毀謗我,因此我反而要幫忙他扶持他,讓他智慧增長來瞭解我,這樣他就不會再說我的壞話了,在幫助他之前,先要有一顆寬容包容和清淨慈悲的心,這叫做菩提心;要成佛成菩薩一定要有菩提心。

第五點是持戒,佛教有五戒、八關齋戒是成佛做菩薩的戒律,持戒就是在規範我們這顆心不要散亂,不可以錯的事也做,錯的話也講,要讓我們這顆心攝受規範在正心正念當中,規範在方圓之內不要散亂,謂之持戒。持戒是要成就菩薩,菩薩要成佛時也要持戒,像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就是持戒。

第六點是忍辱,我們自問能忍辱嗎?一般人會說:「我忍你已經很久了。」其實這就是沒忍,沒忍才會說出這種話。釋迦牟尼佛的前世是忍辱仙人,修忍辱行,當時,歌利王帶著他的愛妃去打獵時,他的愛妃遇到忍辱仙人在修行,就向忍辱仙人請法,結果忘了時間,歌利王認為是忍辱仙人勾引他的愛妃,拔劍將忍辱仙人的手腳砍斷。歌利王問忍辱仙人說:「你會生氣嗎?」忍辱仙人說:「我修忍辱行,所以不會生氣,若我真的不生氣,被剁去的手腳會自動地再長出來。」接著一陣狂風大作,忍辱仙人的手腳都回來了,代表他不生氣,他非但不生氣,還生出慈悲心,發願日後得道一定要回來度歌利王。反觀現在的人,不要說鼻子被剁去,為了一句話就可以氣得跺腳了,夫妻之間一言不合就吵著要離婚,看看我們的社會,實在是太恐怖了。所以說,一切苦都是自己造的,因此我們一定要能忍辱,所以忍辱是菩薩的淨土,菩薩要成佛時,也一定要有忍辱的淨土,沒有忍辱的淨土,保證不能成佛。

第七點是精進,聽到真理正法之後,要做不退轉的精進,勇猛精進,發大願力做最大的精進,因為精進是菩薩的淨土,菩薩要成佛時,需要精進的淨土,如果少了精進這塊淨土,菩薩就不能成佛了。

第八是禪定,什麼叫做禪定?一般的修行者會在靜坐時說:我已經禪定了,認為禪定會成佛。禪定真的能成佛嗎?馬祖道一禪師初到南嶽般若寺問道時,不看經書,也不詢問佛法的道理,整天只是打坐參禪。有一天,懷讓禪師便問他:「大德坐禪為的是什麼?」道一便回答說:「想成佛。」懷讓禪師一言不發,拿起磚瓦便往寺前的一塊石頭上磨。道一覺得很奇怪:「磨磚頭做什麼?」懷讓禪師回答說:「磨磚成鏡啊!」道一聽了覺得很可笑:「磨磚哪可能成鏡呢?」懷讓禪師反過來責問他:「磨磚既然不能成鏡,那坐禪難道就可以成佛嗎?」道一聽了懷讓禪師的一番開示,恍然大悟,當下就覺知了。何謂禪?心外離一切相叫禪。何謂定?遇到萬事萬物時內心不亂,心不亂則定,名為禪定。不要認為靜坐就是禪定,這是不對的。所以說禪定是菩薩的淨土,菩薩要成佛時,如果缺少這塊淨土,就不能成佛,著相也不能成佛,心亂也不能成佛。因此,菩薩要成佛不能少了禪定這塊淨土。

第九是般若,像我們修玄空法門就是在修般若。我所說的種種玄空妙法,都是在成就我們的般若,般若生出來後,就能成就八萬四千種智慧來對治八萬四千種煩惱和痛苦,這叫做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很重要,若問佛陀是誰生的?大家千萬不要說是摩耶夫人生的,摩耶夫人雖是悉達多的母親沒有錯,但是佛陀是誰生的?是般若生的。三世諸佛是由般若生,由我們的智慧生出來的,佛就是智慧生的。般若是菩薩的淨土,如果沒有這塊淨土,菩薩就不能成佛了。

所以直心、深信心、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般若,都是菩薩要成佛的淨土,也是我今天所說的回歸佛陀的方法。我們有佛性,但因執著、妄心才成為凡夫,將執著妄心降伏就是佛。釋迦牟尼佛的佛性有沒有比我們多?沒有。既然我們的佛性沒有比釋迦牟尼佛少,為什麼我們不能成佛?因為我們多了執著妄想,在一念當中造了業,才在六道輪迴做眾生,受苦受難。

今天,我將回歸佛陀的方法交代得清清楚楚,在這次善緣的結合,祝福大家成佛成菩薩、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法文證常常整理

<回開示集